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大马东西任我行(之五:古晋)-游记攻略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大马东西任我行(之五:古晋)-游记攻略 |
2007-07-16 gznet.com |
D7(Sep17/05, Sat) 亚航的飞机非常准点降落在沙捞越 (Sarawak)古晋(Kuching)国际机场。空姐一头微卷的头发,黝黑光洁的皮肤,璀璨的笑容,在机舱口亲切的同你道再见,令人心情愉悦。 可是愉悦的心情却在过海关的时候被破坏了。由于我在入境单上填的职业是学生,可能是鲜见持中国公民护照的学生只身来沙捞越旅游。签证官狐疑的看了我好几眼,我可是人正不怕影子歪,看就看呗。 可是光看还不够呢,询问我入境携带多少货币,并要出示回程机票,好一通折腾之后才放行。我嘴巴撅起老高,哼,凭什么到现在还这么小瞧我们中国人。 历史上,英国人曾要求文莱,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加入马来西亚联邦,遭到文莱的拒绝,新加坡则在后期独立,所以现在的大马由西部的马来西亚半岛和东部的沙巴,沙捞越组成。而对于后二者,大马政府给于许多优惠政策和相对的自治权,东马公民进入西马定居或者就业不存在限制条件,可是反之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持有马来西亚签证的外国游客,沙巴和沙捞越会提供两星期的免费签证。沙捞越是大马最大的一个州,分9个行政区,首府古晋,沙捞越以广阔的原始热带雨林,巍峨的群山,奇异的洞穴,独特的动植物和多元化的民俗文化而出名。 沙捞越机场很小,正在扩建,只有一些简易的设施,又搭了脚手架。穿出去,就来到机场外面的街上。现在是晚上10点左右,从问讯处得知已经没有了去市区的公共汽车,看来唯有打车。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希望可以看到行装差不多的同道中人,可以一起搭车分摊车费,可是知道希望不大,因为刚才那班飞机上基本全是马来本地居民。只好乖乖的过去买了乘车券17.5RM。 司机不会说中文,但略懂一些福建话,对我一人来这里旅游表示吃惊,并好心的提醒我晚上最好还是不要一个人出来随便逛。问司机为什么古晋被称为“猫城”,他也不甚清楚,自打小,就知道这个别号了。翻了一下书,据说由来于古晋盛产的一种果实,其形状和颜色酷似猫的眼睛,二是这里猫特别多。不过在后来的几天中,我并没有在街上看到许多猫,当然除了那些生动有趣的以猫作主题的城雕。 不消十几分钟,车子已经到达古晋市区。由于之前来的匆忙,并没有计划住在哪里,赶紧在车上临时翻了一下手边的书,又问了一下司机,决定去green hill的B&B旅馆。 这家旅馆坐落在小街尽头,好象是民居改建的,一个小铁栅栏门。一个中年男人应声出来开门,问我有没有预定,我摇头,他告诉我没有空房间了。我一皱眉,怎么这么倒运,再回头看来时的出租车,早已经离去,这倒有些麻烦。挣扎着又确认了一下,我只要一张宿舍房的床位,有没有。这个好象有,请跟我来。 上来二楼,一件很大的套间,洗手间,厨房,餐厅,客厅和带空调的卧室。卧室里摆着几张上下双格的铁床,倒也干净整洁。洗完澡,躺下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了。 D8(Sep18/05, Sun) 一觉醒来,赶紧起床洗漱,吃完早餐,下楼结帐,寄存了我的行李,又要了份地图,8点半的时候,走出了那道小铁栅栏门。旅店附近有几家中国人开的旅馆和饮食店,可能时间还早,店里没什么人。走到外面的大路上,才开始慢慢看清古晋的市貌。 一条沙捞越河将古晋市分为南北两边,我住在南面,集中有一些商铺和大酒店,交通也比较繁忙,更现代一点,北面则是依着平缓山势而建的一些民居。我顺着南岸河旁道慢慢的走着。 古晋市的街道并不很宽敞,两旁也多是一些二三层楼的民居和小商铺,可是来到河旁道,我却吃了一惊,这是一条非常宽阔整洁的石板路,一边是幽静的沙捞越河,隔岸远眺对面的红花绿树木屋小蓬船,另一边是修葺一新的草坪,隔开外面车道的喧哗。热带地区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使这里的树木特别的高大茂盛苍翠,清晨的阳光透过蔓蔓的树叶间隙撒下来,木槿花红艳艳的开满枝头,鸟儿在其间欢快的鸣唱。河旁道上不时就有一二处开阔地,喷泉,小塔楼,城雕,外观设计别致的饮品店,木制的观景亭错落有致地坐落其间,清新的风吹拂着我的面庞,我不禁开始喜欢起这个城市了。 顺着地图的指示,我先找到了Visitor’s Information Center。那是一处造型独特的黑瓦白墙的建筑物,回字形的布局,象是北京的四合院,中间是个有喷泉的小花坛。起初被它吸引是因为看到它沿回廊布置的盆景展览,用红黄两色缎带装饰,很是抢眼,而且屋檐下还挂着个大大的纸灯笼,上面绘着个五彩的美猴王面谱,再一看旁边的对联,才回过神来,原来明天就是中秋节,没想到在异乡竟能体验到这么浓厚的中国情结。 登记处的工作人员是个温和的女孩,仔细的为我办理了巴谷国家公园的预定手续。我要的自然仍是最便宜的Hostel床位,每晚15RM,再加付0.75的税。 旅游中心对面就是邮局,一座古希腊罗马的混合式建筑,淡蓝色的外墙,回廊处是一排哥林多式的石柱。可惜今天是周日,邮局不开门。 邮局左手边是中式店铺云集的Carpenter街。周日的早晨可能是这条街最宁静的时刻,小街入口处也布置的极具中国特色,两个大大的灯笼,一副烫金字的对联,加上一片让人过目不望的中国红,反倒让我觉得这里更富有中国的传统气息。 顺着邮局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座位于小上丘上的基督教堂,前面就是一大片开阔的绿地花坛。右手边是热闹的公共汽车站和中央商场,左手边就是古晋著名的博物馆区了。早就听说这里的博物馆水准很高,又是免费开放,正合我意,自当不能错过。 先去的是沙捞越伊斯兰博物馆,它是东南亚第一座伊斯兰博物馆,共分7个展厅,用图文和实物清晰详细的介绍了沙捞越地区的伊斯兰教发展历史遗产和文化特色。这个博物馆让人感觉小而精致,非常耐看。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只镀金镂空孔雀模样的装饰品,体态幽雅,造型别致,作工精美,让人看了真想把它搬回家。 这个博物馆附近是一栋名为TunAbdul Razak Hall的建筑,正在举办一个“伊斯兰和科学”的展览,一楼是一个互动性的趣味馆,每个展台有一些益智题目和科学小实验,让参观者亲自动手操作解答,并同时展示伊斯兰教中天文地理历史的发展过程。二楼分二个展区,一个是提倡保护海龟,另一个是介绍沙捞越原著居民的陶器发展史。 出了这里,走过天桥,就来到另一个著名的沙捞越民俗博物馆。它是一桩诺曼底式的白色建筑,建于1891年,据说是东南亚最好的博物馆,展示有多种婆罗洲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珍贵文物。博物馆分二层楼,一楼是介绍沙捞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陈列有大量标本包括热带植物花卉,珍稀陆地海洋生物,从贝壳类生物,到爬行动物,鸟类,直到灵长类,二楼是民俗展览,介绍史前遗迹,手工制品,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尽管博物馆不大,可是来参观的当地市民和游客还是络绎不绝。 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展品,一件展示了海螺内部精妙绝伦的螺旋结构,每一处黄金比例分割而成的弧线是大自然杰出完美的作品。看到它,让我想起先前看的那本有彩页插图的“达芬奇密码”,其中一张插画正是展示了海螺内部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剖面图。另一件展品是一只含有一颗大珍珠的蠔贝壳,珠圆玉润,人见人爱。此外的其他一些展品也非常值得一提,比如长鼻猴和狐猴的标本,特别象我这样没有好运在热带丛林中得以一见的“粉丝”,就只好在这里拜会它们了。而且看了这里的动植物展品,对后来去国家公园实地考察非常有帮助。 出了博物馆,已经是中午时分,准备回住出取行李,搭车去国家公园。路上经过一个纺织品博物馆,进去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展品大部分是实物,没什么文字介绍,倒象是个服装展示会,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回去的时候,没有走海旁道,而是绕到邮局附近的Carpenter街,慢慢踱回旅店。 感觉古晋的民风很淳朴,买了瓶水,错把50RM当成1RM,被好心的老板叫回去;买明信片问了几家都是1.2RM,没有中意的,去另一家的时候,看到喜欢的,当即掏出1.2RM,女主人告诉我只要1RM,童叟无欺,善良本分,这种品质在现在的旅游热点国家中差不多已经消失殆尽了,却在这里不期然的遇到。 午饭在旅店附近的一家中国餐馆里解决的,看到餐牌上写有“水饺”卖,大喜,可上来的时候发现是上海式的小馄饨,而且肉馅没什么味道。 下午1点半的时候,按照旅游地图上的介绍,在1号汽车站乘坐6路去巴谷国家公园。 自从有上次KL等车1小时的经历,我知道大马的大众交通工具的班次间隔是多么的长,几乎所有远途的车都要1个余小时才发一班,可能是沙捞越人口不多,而且这些汽车都属私营,为求降低成本,因而没有那么频发。在这里,最理想的是几个伙伴合租一辆的士,省钱,省时间还很方便。 D10(Sep20/05, Mon) 从巴谷国家公园回到古晋的时候,已是中午时分。轻车熟路的回到两天前住的旅馆,好心的老板同意我把行李搁在那里。 走出Green Hill,就在附近找家店吃午饭。想吃炒粿条,只是这种小吃多在夜间的大排档上才有,这会儿可不怎么好找。问了一家,没有,不过店员很热情的告诉我走过两家店铺就可以看到,甚至后来还把我带到那家店门口。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大马遇到,可见这里的民风普遍很淳朴,而且同行之间关系都很友善,没有文人相轻。午饭一份炒粿条,有豆芽,鸡蛋,虾仁和鸡肉丝,又要了杯冰冻豆浆,吃的我美极了。 古晋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 吃完午饭,决定到沙捞越河的北岸去看看。于是走到海旁道边的码头,钻进黄顶的小篷船,里面已经坐了一排才放学的女孩子,嘻嘻笑笑,好生热闹,不过看见我这个异乡人坐过来,她们都安静了许多。小篷船的船舷刚高过河面少许,我就势把手伸进阳光下泛着金光的河水里,带起的涟漪一圈圈荡开去,和着船老大哗哗的木桨声,好不悠闲自在。只是才五分钟的时间,船就到了对岸。单程船费0.3RM。 河的北岸也一样的干净美丽,椰树木屋,更充满热带乡村的原始风光。 我打算去玛格丽特城堡(Fort Margherita)。它是以沙捞越的第一个白人酋长,英国探险家查尔斯布鲁克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当时建造此城堡用于监视沙捞越河面的情况,以免受海盗的袭击。顺着路标,一路向上走,穿过一个警察局的校练场,就看到这栋白色的建筑。 午后的城堡静悄悄的,我刚跨进城堡的塔楼,猛然间吓了一跳,里面有二个士兵正站在射击口前举枪瞄准,我再定睛一看,拍拍胸口,原来那是二个真人大小的模型。穿过塔楼,来到前面的院子,这里青草萋萋,凉风习习,院子两端各有一个瞭望哨。我爬上楼梯,登上瞭望台,河对面美丽,摩登,高楼林立的南岸一览无余,扭头向左边,还可以望见秀丽的沙捞越河河口。 北岸这里还有一桩漂亮的白色欧式建筑(Istana),它是查尔斯布鲁克为自己修建的王宫,现在是沙捞越政府所在地,但不向公众开放。所以我只好下山往回走。沿途看见此地的民宅小楼也是花团锦簇,绿意盎然,很是养眼。不知道住在这边的民居会是什么感觉呢? 回到北岸,在钟楼前的广场上,把对岸的古式王宫看了个正清,白色的建筑,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花坛和云冠般的大树,衬着灿烂的阳光和秀丽的河水,的确是摄入明信片的好画面。据说入夜时分,当王宫四周的霓虹灯亮起的时候,更加令人过目难忘。我想那或许就是灰姑娘穿着水晶鞋去的地方吧。 顺着Carpenter街,一路又逛回到旅店,取了行李,谢过主人,就径直来到汽车站。3点35分,坐上了去古晋机场的8A,从那里搭飞机回KL。车上人很少,过了几站,就只剩我一个乘客,司机也把车开的呼呼飞快。花1.2RM的车费,却似专车直达,兼游览市容,这样的服务,的确享受。 不得不提一下那令我感到无比享受的市容,那一段去机场的路太美了。原来我从KL来古晋的时候,由于是晚上,黑灯瞎火的,竟然错过了这么一段令人赞不绝口的美景。 这条绿树参天的林荫大道非常的宽阔,高大的树冠几乎连成一片,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投下斑驳的花纹。车道间的隔离带上全是五彩缤纷的花。道路两边是整洁漂亮的各式民居小楼。即便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一样是这么规划有序,花草茂盛。而且我开始越来越欣赏古晋充满热带风情和极富美学创意的建筑风格,造型独到,用色大胆明快,各自标新立异,让人目不暇接,可是在整体上又保持和谐统一,有张有弛,美不胜收。所以我相信扩建后的古晋机场也一定会是个令游客啧啧称赞的地方。 古晋的美,由始至终是我没有料到的。 图,古晋的公共汽车:这里天太热,我也得透透气(NO:R0010865.JPG)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