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马日记之十三:马六甲访古—杏花春雨江南

[游记]大马日记之十三:马六甲访古—杏花春雨江南

2007-07-23    blog.com.cn

当地人说,在KL看到的是马来西亚的今天,在马六甲看到的才是马来西亚的历史。马来西亚的历史虽然不长,历史遗迹却不少,马六甲就是一个绝佳的访古胜地。

早上九点过从酒店坐大巴出发,一路沿着西海岸的南北高速路南行,一边听华人导游的讲解。公路两边不时出现漫山遍野的油棕榈树,那是真的“漫山遍野”啊,只见重重的树浪起伏,完全看不见土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产地,当地的许多炒菜都是用它,据说还准备发展成新的汽车能源。除了棕榈树,橡胶树也很有势力,相貌虽然没有棕榈那么惹眼,但却让马来西亚长期居于世界第一大橡胶产国的地位,近年来才逐渐被泰国和印尼超过。在KL南边几十公里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新的行政中心,据说环境非常优美,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仅从那片青草遍地的牧场和随意徜徉的牛群就可以想象一二了。

两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我们到达了马六甲市。道路一开始还保持着宽敞现代的风格,转眼间,我们已经进入了小街小巷的旧城,两边的建筑和店铺风格无一不让人想起中国明清年间的风貌,或者又神似三十年代的上海,古色古香,韵味悠长。

马六甲的华人很多,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保存得相对完整。导游介绍说,马六甲由于其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历史上曾先后引来了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日本人的入侵和占领,“Chinese also came, but they came here doing trading, marrying local people. They didn’t want to control here.”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Dutch Square,很热闹的一处粉红色的教堂,门前有钟塔、喷泉、绿树,都是中世纪欧洲的风格,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绚丽多姿。教堂周边有很多花花绿绿的三轮车和琳琅满目的卖纪念品的小店,东西比KL多,价格也更便宜。我买了好多明信片,正看上几个手工包包准备侃价,一回头发现同伴都已经不见了,于是赶紧给她们打电话,才知道她们已经前去山上的一处古教堂了。

这座教堂坐落在绿草成茵的一座小山上,从山下望去颇有朗香教堂的风味。靠近一看,才发现它的屋顶早已不见了,砌墙的条石也由于岁月和海风的冲刷,露出灰白和黑褐相杂的斑驳色彩,充满了沧桑感。教堂的内墙下放置着很多刻有铭文的石碑,年代都很久远了。地上还有一把小提琴,拉琴的人不知道上哪里去了,只留下琴和几张钱币用石头压在地上。站在教堂外面,放眼西望,远处就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了,海天苍茫一片,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座小城平静背后不寻常的昨日。

山脚下还有一座城堡,其实只剩下一小座石砌房屋和一尊大炮,昔日的战火纷争可见一斑,今天却已成了游人驻足品评的一处胜景。

据说郑和纪念馆也在附近,可惜时间太紧,没能去仔细寻访。倒是坐车的时候经过很大一片华人墓地,规制一如中国本土,据说最早的墓可以上溯到五六百年前。看着那些写满沧桑的墓碑,忽然很触动,这些飘泊海外的华人,无论到了哪里,都还是固执的守着故土的文化和传统,从文字到建筑,从生前的姓名到身后的墓葬,一点一滴都仍深刻着华人的印记。想必他们对于故土的心情也是复杂而深沉的,华人本不是飘泊的民族,但一旦在海外扎根落脚,就又能很快的以低调的姿态和和平的方式融入当地社会,随遇而安,只是在细微之处,还有意无意的保留着自己独有的文化,作为记忆,或者符号。

顶着灿烂的阳光慢慢走出景区,大巴开到门口接上我们,去一处shopping mall吃饭。到了商场里面,就完全没有身在马六甲的感觉了,奢华现代一如KL。我们找了一家卖Chicken Rice的店吃饭,点了一个四人套餐,里面有叉烧鸡、烤鸡,很难得的还有一盘豆芽、一块小葱拌豆腐和一盘不知名的蔬菜,最好喝的还是每日例汤,几片白萝卜、几颗葱花,清淡飘香,比KL酒店里的那些奶油汤、罗宋汤美味不知几十倍!还是中国人最懂得怎么做菜啊……

午饭后,大巴载我们又回到旧城的Jonker Street,这里就是刚才我们经过的中国风格的小街,两旁都是传统的店铺,卖手工艺品、字画古董、小吃小喝等等。看起来有些像上海的七宝古镇,不过比那里要真实自然多了。在车上看到一处纪念碑,是为纪念抗日阵亡华人烈士而建,上书“忠贞足式”四字,据说是蒋中正公的手笔,碑上也确有青天白日的徽记。

小街上有一处相传是马六甲最古老的寺庙——青云亭。在大马呆了这么久,看多了清真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观音庙,简直分外亲切,赶紧焚香跪拜了一番。一同来的印度同事见状也纷纷跟风。庙里的香火很盛,不少华人来此求签拜神。我们参观的时候,庙里还拥进来许多白发苍苍的西方人,有的穿着苏格兰短裙,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二战中驻在马来西亚的英国老兵,我们顿时都肃然起敬。这座拥有沧桑历史和万种风情的小城呵,不知那些老兵故地重游,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小街上逛,所到之处的店主几乎都是华人。纪念品却也越不好买,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买到爱不释手但其实却是中国特色而不是马来特色的东西,让人哭笑不得。买了几张明信片,其中之一正是马六甲的老街街景:傍晚,灯火初上,街道两侧纷挂着红色的“福”字小幡,还有两个分别写着“国运”“昌隆”的黄色灯笼,古朴而温馨。这迷人的景象,本该出现在汴梁桥边、秦淮河畔,如今却是在远离中土千里之外的南洋见到,怎能不让人怀乡情切?

游完Jonker Street,也到了我们返程的时候了。大巴沿原路驶离马六甲,我忍不住隔着车窗再望一眼这个散发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小城,我喜欢这里甚过KL,可惜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细细的走遍这里的每一处小巷和古迹。出来旅游总是很奢求的,其实即使是在北京,甚至自贡,我又何尝走完过每一处风景呢?

黄昏的夕阳,将公路两侧的树林都染上了一层金黄,鸟儿自由飞翔,这幅画面让我想起了秋天的北京,天高云淡,阳光馥郁,所谓金秋。不知郁达夫当年飘零南洋时,是否也曾触景生情,怀念那故都的秋。

下午六点过,回到KL的酒店,一天的马六甲之旅就这样匆匆但充实的结束了。这样的生活真是美妙,周一到周四上课,周五考试,周末就和一帮朋友跑出去疯玩,还有人负责牵头组织,我一点都不用操心只管跟着大部队玩,乌托邦啊乌托邦……这次要感谢一位韩国的同事联系好车和旅行社,一天的车费和

转自:http://blueglacier.blog.com.cn/archives/2006/1715271.shtml2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