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马六甲印象

[游记]马六甲印象

2008-05-22    sina.com.cn

1405年,明朝的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远航西洋船队,乘着强劲的东北季风,劈波斩浪驶进马六甲港,给这里带来中国的友谊、文化和丝绸等。在当地至今仍保留纪念这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的“三保山”,山下还有一口“三保井”。南面还有“三保亭”,此亭里供着三保公的泥塑像。我想这是中国官方与这里亲密接触最坚实的证据。马六甲城也是马来西亚华人相对密集的地区,他们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走在华人居住区的街道上,仿佛回到了国内,根本没有置身境外的感觉。

看过上述景点,乘车终于来到了我梦寐已久想要目睹的马六甲海峡。然而进入眼帘,更多的是失望。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它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这个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近年来,过注海峡的船只每年达8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有利于航行。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容易发生淤积。水下有浅滩与沙洲,巨轮搁浅事故时有发生。有人预计,由于两岸泥沙迅速淤填,在1000年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可能相接,马六甲海峡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e911010006f4.html2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