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缤纷旅程]丽江游记 |
[游记][缤纷旅程]丽江游记 |
2007-07-16 tianya.cn |
沿路看到零星的民居,都很简陋,土墙垒成的小屋子,几乎没看到什么当地人。到牦牛坪后,才发现又黑又脏的当地人在向游客兜售骑马上坡的生意。每个人60块,索道缆车好象也是这个价格,但时间快一些,当然,骑马有骑马的乐趣,就是累一点而已。 但地上尘土很多,鞋子一下子就脏的不成样子了。我们在牦牛背上轮流照相留念后,就没有其他项目了。山坡上正在建一些小木屋,也许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就可以住在牦牛坪上了。当地人基本没什么环保意识,垃圾随处乱扔,植被破坏的也很严重。 导游在车上一有空就向我们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最有特色和吸引人的自然就是婚俗了。由于当地地理气候环境恶劣,生活条件非常差,因此繁衍后代成为他们的重要使命。女人持家,负责张罗家里所有的事务,所以当地的审美标准就是又壮又黑,这样既说明能吃苦,有力气干农活,生育能力又强。男人一辈子可以不用干活,在家舞文弄墨,唯一的使命就是繁衍后代,所以街上走动的男的也不多。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营养不良还是劳动少的缘故,我们碰到的当地男的大多是精瘦的那种。在当地人眼里,男人同样也是以黑胖为美,最好还戴一副眼镜,显得学问高深一点。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妇女去干农活的时候,背着一个大竹篓,竹篓里面则是她的丈夫坐在那里悠闲地抽着水烟。在云南和四川边境的泸沽湖,居住着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摩梭人。其实,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他们有一个独特的风俗——走婚。男人可以出来云游,在他完全不熟悉的女人家里留宿,第二天一大早默默地干完女方家的农活后,就继续他的征程了。孩子出生后,抚养的责任就落到了母亲以及舅舅的肩上了。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摩梭人就是前天晚上“摸”进去,第二天早上“缩”出来。每个男人抚养的都是他姐妹的孩子,而不必抚养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孩子。当然,现在,有些孩子到一定年纪后,他们的母亲还是会带他们去认自己的父亲的(如果是确切的而又能联系的到的话),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但孩子还是和母亲住一起。摩梭人就这样顽强地延续着他们的民族。 (壁画) 古城的中间是一座小山,从山上往下看,密密麻麻的都是风格一致的房子。 有一条小溪,或者说是一条水渠贯穿古城,水流很急,也很清。 街道两边的房子都是商铺,卖的都是一些首饰挂件以及工艺品之类的。一串用细绳编织的非常精美的手链,上面还有几颗所谓西藏天珠或者高温陶瓷,讨价还价之后以5块钱成交,牦牛骨或者玉石或者藏银做的项链也就二、三十元,其他的如银饰品也很便宜,当然是不是纯银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还有就是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以及花茶,因为来之前我们被告知草药的质量不能保证,所以不敢买。如果说一些饰品的标价和实际成交价之间比较悬殊的话,中草药的标价更是高的离谱,和实际成交价之间相差一个数量级别。 音乐会从8点开始,差不多10点结束,只演奏了7-8首曲子,其中一个小姑娘独唱了2首,另一个小姑娘用笛子演奏了一曲,其他的都是合奏,传统的民族乐曲,象《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台上坐着七八位老人,其中有四位已经超过80岁,四五个年轻小伙子以及五六个年轻小姑娘。 大家穿着民族服装,不发一言,默默地听宣科先生发表长篇大论,只有等到宣科示意乐曲开始的时候,他们才不慌不忙的弹奏起来。由于使用的乐器并不多,或者编导者认为纯粹的音乐只有一种模式,当晚演奏的每一首曲子的风格都很相近,节奏也相对慢一些,所以显得有点沉闷。 听完音乐会出来后,大街上还是很热闹,商铺还开着门,依水而建的酒吧饭馆生意兴隆,几乎没有空余的位置。三里屯的酒吧太闹,杭州的酒吧太独立,丽江的酒吧应该说是酒肆更贴切一些,没有强劲的音乐,大家都坐在露天的凳子上,悠闲地吃着东西。 原先我们以为能在丽江吃到一些风味小吃,结果发现丽江的小吃并不丰富。除了比较有特色的水蜻蜓(也就是三个蚊子一盘菜的原型)外,其他好象就没什么了。广遭人非议的丽江粑粑确实并不好吃,我在街头看了整个的制作过程,发现也很简单,就是在锅里刷一点酥油,然后把和好的面团均匀的铺在上面成一 |
转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100096.shtml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