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曲黄河第一镇 |
[游记]九曲黄河第一镇 |
2008-05-22 sohu.com |
2006年7月9日 星期日 晴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说它是古渡口,因它与古镇同样出名。这古镇与黄河对岸的陕西吴堡县相对望,千年长相守,成为一双互补的伴侣,成为一对互相依托的搭档,成为两个互相呼应的知音。黄河的浪涛把两地捆缚在一起,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互相沟通的桥梁便是渡船。两岸人来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摆渡。船,这种古老的运载工具,如今又加上了发动机。所以,船在黄河中行驶,便响起了雄壮的充满节奏感的马达声。随着马达声的由远而近,便会有一群一伙的人从陕西过来,来赶碛口的集市。 碛,在当地人的说法里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黄河的河水在这浅滩上浪花飞溅发出巨大的声响,激起雪喷般的浪花,成为一道景观。难怪当地一些小伙子们、老船工们常常组成队伍,头上扎着白毛巾去冲碛。这在当地是一种壮举,一种冒险的冲刺,一种锻炼意志的极大挑战……黄河第一碛,是声名远播的壶口,第二碛就是这碛口镇紧靠的大同碛。明末清初,碛口因位居当时京畿连通西北、塞外往来内地这两条水陆商道的交汇之处而渐成规模。至清末全盛时期,这个依群山、傍黄河的小镇竟云集380多家商铺,有的规模盛大以至名动千里之外。每日街市商贾接踵,码头商船拥趸。大批的粮油、皮毛、药材等自陕、甘、宁、绥、蒙运至,又有发往西北的棉布、绸缎、茶叶、陶瓷启运。成为“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商业的发达也迅速带动了周边经济,邻近村落的民居建筑规制浩繁,精彩纷呈。 随着上世纪中叶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碛口逐渐走出繁华,归于沉寂。在屡经战火涝水毁覆之后,至今这里仍保存了包括大量传统建筑、商业实物在内的丰厚人文遗存,浸湮在质朴无华的乡风民俗里,如酒似酿,历久弥香,成为观望昔时黄河水运和民间商业盛况的镜鉴。阅读碛口的石街券门、阁楼土窑,能品出原味的黄土高原农耕文化,触探传统民俗厚重的纹理。
|
转自:http://mjncat.blog.sohu.com/6443482.html3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