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包头之行2 |
[游记]包头之行2 |
2007-07-16 hexun.com |
发表者: achilles12 上次说到--去了吕祖庙.其实我们当时去的时候人不是很多,但看得出每一个去那里的人都非常虔诚,而且据说很多人是从第一座神一直跪拜到最后一座神,如果只单独跪拜某一座神,其他神会生气并惩罚他.为了不"亵渎"那里的神明,我们只是以欣赏的眼光看了看,就很快离开了那里.使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婆婆,带着自己一家老小三跪九拜,显然是神明赐福给他们了吧?! 第二天,我们去了成吉思汗陵,从包头开车到那里就差不多2个小时,这个时节草还没长出来呢,沿路都是光秃秃的沙丘,偶有人家、山丘和野马。由于我对地形实在是不熟悉,只能摘录一下专业的介绍。从包头出发,沿着210国道往南,过黄河大桥,就进入半沙化状态的丘陵地带。植被由于当地人民的长期保护,覆盖率可以达到50左右。主要是拧条和红柳等沙地灌木,也有沙蒿等黄土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沙葱小蒜等沙地植物也随处可见。内蒙古高原的天空总是那么的湛蓝,天高云淡,这些只有在秋天才能有的天象,在这里常年可见。210国道道路很宽,车很少。据说现在通高速了,可以直达西安,最终路过重庆到达广西南宁。一路的颠簸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成吉思汗陵 座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这里牧草腾碧浪,羊群卷雪花。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辉煌夺目的金黄琉璃宝顶,使这座帝陵显得格外庄严。陵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陵园分作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六个部分。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吉思汗骑马的雕塑,很高很大,就象图上看到的一样。买过门票,终于走进了这个对于我来说象谜一样的地方。在网上搜的时候我发现没有类似兵马俑的照片,实际上一进入园内,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十分渺小,因为到处都是高大的蒙古战士,神态各异。路上也全都是黄土地,就因为是这样,我发而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感觉好像真的进入了往日成吉思汗征战时候的情形中。听导游说,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距包头市185公里。再往前走是成吉思汗曾经征战的版图,那时的中国真是地源辽阔啊!最主体的部分是象博物馆一样的中央纪念堂,本人语言贫瘠,引用如下:中央纪念堂。高20余米,下部为八角形,内设通柱,上出重檐。蒙古包式的穹庐顶内饰有彩绘的藻井。陵墓的左右两肋为不等边的八角形,单檐式蒙古包穹庐顶结构,其顶的外部用蓝色的琉璃瓦砌出浑厚典雅的云朵,并镶嵌有金黄色的琉璃瓦,佩以金黄色的琉璃宝顶,色彩统一,金碧辉煌,蔚为壮观。陵园的正殿为成吉思汗纪念堂,正中有5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他戎装端坐,双眼远望,神态威严。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象征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堂后的寝宫安放着四个蒙古包式的大灵包,上面覆盖着巨大的橘黄色缎子,这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两旁还安放着成吉思汗两个胞弟的灵柩。灵柩前陈列着3个巨大的苏勒定,相传这苏勒定就是成吉思汗出征时用的大旗上端的铁矛头。此外还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三个马鞍及其他纪念品。 |
转自:http://4111148.blog.hexun.com/9612532_d.html2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