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尘之旅科尔沁草原之行

[游记]红尘之旅科尔沁草原之行

2007-07-21    nx8.net

-- 红尘之旅-----科尔沁草原之行

我喜欢一个人背包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在当地有相熟的人也可以,这样至少不会让我感到孤独,可是孤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甩不掉,丢不了。

我喜欢在相对不是它最佳旅游的时间里去一个城市。比如,我就喜欢冬天的大海,于是我只在冬末初春之时去大连或者威海,青岛等城市,冰冷的海风让人有种刺骨的清醒。常在北京风沙最大的春天里,去那里爬长城,逛王府井。最炎热的时候去杭州散心,回来以后就成了一个地道的“黑人”,一点也没有吸取江南美女的“细胞”,最惨的是去西安的时候,学了满口的“老陕”方言,去爬千山时也是一个人顶着烈日疯狂的爬了四个山头,近乎自虐式的放松。也许我这不能称之为旅游,呵呵,那就叫作“行走”或者“闲逛”吧!而且我也不带相机,一个人的旅行就算想留影,也需要去求助别人,莫不如把一切记忆都放在心里,或者留在文字里,天长日久也一样可以回味其中的滋味。

此次内蒙行,时间也不太对,那里还只有天苍苍野茫茫,却没有风吹草低现牛羊。不过我就是喜欢这样的行走。

周二,领导就出差了,我成了自由人,自从四月末从北京回来以后,还一直没出门呢,我就计划着去出去一次了,看了看地图,想了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内蒙。因为我一次都没有去过那里,心里难免有点忐忑,却也打好了行包,买了车票,周末,一个人“英勇”的踏上了去往科尔沁草原的路途。

火车晚点了,到达内蒙已经夜里十点多了,我最先到达兴安盟,是离科尔沁最近的地方。内蒙属于高原地区,海拔在1000米上下,起伏和缓,大部分是水草丰美的。最著名的草原是:呼伦贝尔,最著名的高原是:锡林察布盟高原。而我之所以选择了科尔沁也许是因为比较喜欢一代皇后大玉儿吧。

简单的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先到了乌兰浩特市区的“成吉思汗”庙去逛了一圈,作为一代草原英雄,他现在也只是怒睁双目,自持威严与英勇的甘心做一座雕像,这里的人很崇拜他,有人上香,恭奉茶点,也算是香火不断。那一代“弯弓射大雕,骑马夺下天”的英雄,不知还能保佑他的臣民多久。在乌市的北部,人文的修了一座“格格庙”据说是纪念一位格格,蒙汉双文介绍,一种文字我看不懂,一种文字因没戴眼镜我又看不清,呵呵。不过那里住的却全是“喇嘛”,有年轻大的,还有年轻的,穿着传统的喇嘛服饰或者藏服,他们的收入一半来自政府,一半也来源于庙里的香火钱,“格格”倒是长的收清目秀,有着草原女子的豪放,也有着江南女子的聪颖,真有点“孝庄皇后”的味道。

随后,我坐上了去往扎兰屯市的客车,一路上除了起伏的山伏,就是荒草野地,一点也看不到往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画面。但是扎兰屯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有内蒙小杭州之称。没有停留的太久,我就开始坐车沿着科尔沁右翼开始“游荡”。

内蒙的省际公路修的还好,盟旗之间的路就是巅波不平的了,一个小时的路程里,除了连绵的荒山就是,满眼的风沙,红色的土地,一点点的在露出它的无奈及贫脊。车行驶到胡力吐后,我“弃车”而去,一个人开始徒步行走,慢慢的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可以看到青黄的小草交替丛生,也有牛羊在悠闲的散步。内蒙人以养牛为收入的主要方式,小村的路边有一个口号牌,挺有特色,可是我只记住了后两句:“一头牛、、、、二头牛、、、三头牛,小康有奔头,四头牛指日住上楼。”由于地域广袤,相隔几十公里才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这就使空阔的还没有绿色的大地显得更加的苍凉。

走了近一个小时以后,我又搭上了过路的客车,这次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六户”的小镇子。那里做的“豆腐”是最有名气的,别看地方不大,但是却让我终于在看尽满眼的土黄之后,在那里看到了绿色。山间里的小镇,四周山上除了开垦了荒地,种上庄稼以后,还有人种了树,尽管那里的生活还很落后,甚至有的人家还住的是泥坯房,但是一位大娘说,看着光秃秃的山,心里真的不落忍。可是她说的是蒙语,我根本听不懂,还好,他家的孙女已经上学了,会说蒙汉两语,其实那里的年轻人基本都是说两种语言的,而且是蒙汉混居。我在大娘家吃饭,虽然没有蒙古包,没有马头琴,但是我还是做了一顿地道的“蒙古大餐”香甜的奶茶和醇香的奶茶,包括那口味纯正,香嫩白滑的豆腐。

中午过后,本来明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大作,雨点毫不留情的打在身上,我拒绝了大娘的挽留又搭上了客车,一路向“突泉”、“白音胡硕”方向到了科尔沁左翼中旗。车子行驶在“霍林河”吉林与内蒙交界的公路上,这段路程将近用了六个小时,越往南方,就越感觉到草原的气息,虽然还有绵延几公里的沙地,但是在与吉林交界的地方,已经是绿树成荫,花香满园了。

长时间的旅程让我很疲惫,天色已黑,没有到达通辽,我就在内蒙与吉林交界不知名的小镇,停留了一夜,第二天,选择从吉林的洮南,白城方向返回哈市,坐在车里,我一路上欣赏着由贫困到富足的过程,由于经济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过了内蒙的界,吉林就是一片的繁华与热闹,特别是洮南,这个小城市是全国的粮食储备基地,而内蒙由于长期放牧已经导致生态的不平衡,由国家拨钱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或者生活方式,可是他们不知是由于懒惰还是其他的原因,有的人宁愿等着吃国家的救济也不愿自己动手做什么。

也许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侧面,毕竟我去内蒙的时候并不是它最美的季节,但是那广阔的大地,如果能是满目的新绿,看上去该是多么的美丽呀。蒙古人热情豪放,男人高大黝黑,女人憨厚纯朴,孩子也是聪明可人的。也许到它最美的季节里,人们可以在草原上骑马,放牧,住在蒙古包里享受生活,可是,最美的生活也是由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此次内蒙之行,有些苍促,只有两天,但是感触颇深,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要选择在它水草丰盛,风景秀丽的时候,去感受它的气息,或者再到“呼伦贝尔”

转自:http://hrbfly.nx8.net/bbs1/printpage.asp?BoardID=6&ID=40446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