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喇嘛山游记 |
[游记]原喇嘛山游记 |
2008-02-21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原】喇嘛山游记 今年过年,弟弟和弟妹从四川回老家来过年,我们也带着孩子一起回老家团聚。 开始登山时都有台阶,倒也不陡峭,首先穿过了一道山门似的牌楼,上写“释佛灵山”四个大字,走不远就看见“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大肚弥勒佛像端坐于半山,披一身金黄。 路左前方更远处依稀可见白色的观世音菩萨雕像。佛像的脚下都设有功德箱,虔诚的香客可以聊表一下善心。山势逐渐变得险峻,山路也不见了台阶,取而代之的是在岩石上凿就的窝窝,山路两面也安装了护栏以免发生意外。就这样走在“朝圣”的山路上,我抱着女儿奋力向上攀登,终于来在了在半山腰依山而建的释迦牟尼佛像前。佛像大概十几米高,上有亭子护住金身,端坐,身下有水泥砌成的底座。也只有这里才是平坦的。佛像前有贡品,有香炉,还有两个蒲团,旁边设有功德箱。不时有虔诚的香客再次参拜、许愿、敬香。在佛堂左侧的山崖上刻着“释迦牟尼佛”几个大字,很是显眼。我没有拜佛的习惯,但让女儿在功德箱里放了些钱。 山顶远眺,眼前一片开阔,远山依依,山路蜿蜒,公路崎岖渐进,汽车也像火柴盒在蠕动。很好的太阳,很好的景致,所以照了些照片算是历史的见证吧。歇够了开始下山。这时候才感觉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的含义,尤其是抱着孩子下山的时候。挪了半天也没有移动多远,但腿已经开始打颤,也开始发沉。曾经听说过登泰山的时候前后是脚与头相接,估计也和我们当时的情景相似。在这样的路上,我们且行且远,缓缓移动着。一段最险的路段过去后,我们终于到了平缓一点的、有台阶的地段,所以才好好地歇了一会,也在观音塑像前留下了身影。听说照相不能照佛像,所以只能由她来做陪衬了。 走下喇嘛山,踏上平地,感觉心里踏实了很多。回想起刚才的经历,心里还是有点战战兢兢,腿也还是那样的不听使唤。 领略过了这些风景后才发现腿开始疼了起来。就像高中时候贪玩时打了一天篮球后要腿疼一个星期一样,这次爬山给我的礼物就是腿疼了整整一周,到今天才明显减轻。痛定思痛,我想还是应该写点什么来记录当时的心情。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篇游记,算是对很久以来仅有的一次旅游的纪念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游山游的是心情:拜佛需要虔诚;观光需要开心,不同的人在追寻不同的目标,实现不同的梦想。心里有梦就身体力行吧,因为梦与现实有这一层纸的距离!
|
转自:http://blog.163.com/michael534@126/blog/static/188057432008115531169193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