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嘎仙洞

[游记]嘎仙洞

2008-05-22    hexun.com

鲜卑人的发源地——嘎仙洞 [转贴 2007-01-18 12:53:52]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所在地。也是内蒙古最东部的一个自治旗。在市中心有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有鄂伦春旗的发展历史,民俗。值得一看。阿里河有嘎仙洞森林公园,嘎仙洞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5819公顷,距阿里河镇6公里。公园内栖息多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及生长着多种食用菌和中草药材,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从阿里河的北面出发,然后向西走8公里的沙石路后,就能看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嘎仙洞,它座落在公园内嫩江支流甘河的北 岸,一道高达百米的花岗岩峭壁上。嘎仙洞为一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 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长92米,宽27~28米,面 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 洞,坡度约20,斜洞长22米,宽 9米,高6~7米。主 洞中部放置一块约 3米见方的天然石板,下用大石块支 撑。洞壁平整,青苔滋生,地下堆积较厚。 是北魏拓拔鲜卑祖先居住的石室。在洞内左侧的石壁上,有公元443年拓拔焘派大臣李敞来此祭祖所留下的石刻祝文,共19行201字,汉字隶书,距今已有1551多年的历史。 书体介于楷隶之间,书 法古拙,笔势苍劲。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于太 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发祥之地致祭 时所刻祝辞,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见图嘎仙洞主洞 侧壁祝文)。石室的刻辞是有确切纪年并见于文献 记载的重要古代少数民族遗迹。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 粘沙土层中,出土很多手制夹砂灰褐陶片,还有石镞、骨 镞等,与完工、扎赉诺尔等地鲜卑遗存中出土物特征相似。 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 器,公元前两百年左右,拓跋鲜卑的祖先在这里过的还是原始部落式的生活。这也纠正了许多人以为在松花江北源古时没有什么文明的错误想法。 在东晋时期祖先拓跋圭统兵南下,这个强悍的民族走出山林,发展到内蒙一带,又成为了游牧民族,并在几百年间跨越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并最终融入到中原民族之中。时,而留守东北故居——嘎仙洞的鲜卑人,在清康熙时统治者慑于锡伯人民聚居一方恐生后事,便实行分而治之的主张,先后从齐齐哈尔、墨尔根(今嫩江县)等地调集锡伯民众,迁徙到吉林省境内的伯都讷(今松原市宁江区),与世居繁衍生息在北起松花江、南抵辽河、东自吉林、西至洮儿河流域的锡伯族一并纳入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现今居住在吉林省境内的锡伯族主要来源为康熙年间编设的锡伯族世管佐领和乾隆年间从北京遣回伯都讷的应鳇鱼差的内务府包衣的后裔,现主要居住在松原市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从事农牧业。锡伯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

转自:http://hpnet.blog.hexun.com/7384412_d.html2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