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 在北京的时候,看了一本叫《丽江的柔软时光》的书,便对丽江心生向往,想知道这个让许多人“来了-离开-再来-从此留下”的小镇、这个“专治城市人的伤”的小镇,其魅惑之处何在。从大理到丽江的路上,快接近丽江时,看到玉龙雪山,山尖上守着一小片白云,这是我第一次见雪山,觉得很是神奇。大自然何其厚爱云南,给了它蓝天彩云,给了它阳光万里,又给了它神圣的雪山! 一脚踏进丽江古城时,真的有惊艳的感觉,因它的小河清清中小鱼儿成群,因它的五彩石子小路古意盎然,因在这里抬头可见守护这座小城的雪山,因那些处处可见的木制招牌与串串红灯笼所隐藏的故事,因那些小店中出售的小东西都带有丽江色彩…… 小河里的鱼脑袋都朝向一个方向——河的上游,它们就不停地摆动尾巴,保持在原地,晚上再看时,它们还是这样,难道它们不会累的么?要是我是河里的小鱼,我一定头冲着下游,这样不用使劲,顺着水漂就可以走了。 我们住进临酒吧街的和顺客栈,这是来丽江车上碰到的一个人给我们推荐的,她是山东人,因爱上丽江在这里找了个工作,呆了下来。她曾住过和顺客栈,说那儿的和大爷很好,她的话果然不错。 到客栈放下行李,我们便出去觅食,因早听说这里有种种小吃。我们坐在河边,吃着丽江粑粑和鸡豆粉,看往来行人,无数批戴着小红帽的旅行团从眼前路过。 吃过饭,我就前往狮子山万古楼,站在万古楼上,向一边望是丽江新城,跟其它现代化的城市完全没有两样,向另一边望是丽江古城,青瓦屋顶密密相连,让我想起小时候住平房时邻居之间的亲密关系,搬进楼房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从万古楼下来,可以一路走到木王府,而且没有人找我收木王府的门票,真好。一个摄制组正在木王府拍戏,宁静主演,很多游人围观。 晚上回到客栈,跟和大爷商量了一下我们的行程,让他帮我们联系每天的车辆。 和大爷特别好,我说我们第二天要骑自行车去束河古镇和白沙但不知道怎么走,和大爷就给我画了张地图,这张地图是用毛笔画的,然后和大爷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了去和回的路线,以让我们少骑上坡路。 听人说束河古镇已经有开发商准备在开发了,现在还保持着古镇的原貌,去的人还不多,所以我们决定去那里。 2月5日 到版纳的飞机是晚上的,白天,便在丽江古城里闲逛。依然到处都是“小红帽”(旅行团),导游不停的催促声“大家看快一点,X点钟我们集合”。 走过一家画店,顾客不多,里面贴着画家亦是店主的简介、获奖证书以及其作品。而画家本人就坐在门口,意兴阑珊的,等着招呼有兴趣的买家。不知,作为售画者,他是否有足够好的销售技巧,去打动多是匆匆而过的游客;作为画者,他是否仍有创作的激情。这个丽江,是否仍是当初作为画者的他所爱上的那个丽江。 这样寂寞的店主,在丽江不是一个两个。 有一家瓢艺店(好象叫瓢吧),里面挂着各式作上画的瓢,还有若干店主与各个明星的合影。听到一小段对话—— 女顾客:“哟,张丰毅还上你们这儿来过呢。” 店主(不无得意的):“嗨,北京那帮明星哪个没到过我这儿来呀,什么XXX,什么XXX……几乎个个都来过。” 女顾客购买了一只瓢,由此获得了与明星们有着同样高品味的满足感。我想,这位店主可能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得比较好的一位吧,只是,不知他创作的动机是满足大众们对艺术的“追求”还是为了自己的心灵。不知,在用失去的创作激情换回人民币时,心里,可会感到悲哀。 在丽江的许多小店里,一不留神就能看到店主与X明星的合影。这么多明星都来过丽江了,可想而知每天又会有多少普通百姓杀到这个小镇来。丽江,是否承受得了? 丽江,原本是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而今太大的名气招惹得各路游客纷至沓来,她,不可救药地庸脂俗粉化了。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4 次, 发表于 23点55分, 推荐给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