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大兴安岭深处小镇“满归”

[游记]四、大兴安岭深处小镇“满归”

2008-06-10    live.com

3月27日

满归是内蒙古最北边连接黑龙江省漠河市的一个小镇。它地处大兴安岭北侧,四面被群山所围。凭着绿水、蓝天、大森林、黑土地,构成了世界罕见的一片人间净土。绿色如今已经是世界性的主题。绿色的环保、绿色的生态、绿色的产品、绿色的食品,只要是绿色的词汇就很时髦。当你看到这绿色的世界,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那种感受是无法形容的。

小镇的西边,流淌着古老的激流河,河水奔流不息,向西流入了中苏边界的额尔古纳河。清澈的河水给绿色的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激励着“满归”人民改革开放,建立美好家园的信心。一条铁路通往外边的世界,一条公路连接着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两地。

满归镇是以林业发展为基础的,以木材为基地的林场。这里没有农民的名称,没有种粮的土地,粮食都是从外地运来的。你可以想象,这里除了木材是自产的,其余的任何东西都要靠外运。现在有火车基本解决了运输的问题,不用再为天气的变化而发愁了。

傍晚,我们爬上了坐落在满归镇北侧,海拔930米的凝翠山。山的北侧有盘山公路,蜿蜒盘旋直通山顶。山坡上白桦、青松、杨树参差错落,微风起处,清香袭人。半山腰处,有一俊雅秀逸、凌云欲飞的六角凉亭。亭中有石桌,百年树墩为凳,凭添了几分怀古悠情。亭上方有一株两人方能环抱的苍松,旁边有一小松为伴,人称“母子松”。真是“不登凝翠山,枉到满归行”!

登上山巅,极目望去,四面环山,翠绿覆盖的满归小镇,全貌一览无遗。激流河记载着满归人民智慧和勤奋的精神,青山讲述着满归人民艰苦奋斗的事迹。新兴的满归显示出现代化小镇的勃勃生机。

山里的气温变化很大,中午艳阳高照,晚上就凉风习习。山路弯弯,夕阳西下,我们走进了老镇的小街。街两旁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一家一个店,连作带卖,馒头、花卷、包子样样都有,还有一种是用粘米做的粘豆包最有特点,在东北农村过年的时候都做着吃。我当年在东北当兵时,老乡也经常做粘豆包来慰问我们部队。阵阵香味围着很多人来买,但基本都是当地人,像我们这样旅游的人太少了。

再往西走,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中间耸立着巨型雕像。我转了一圈也没有琢磨出它的含义来。最后还是老刘看出了门道,原来那是两棵高大的雪松,象征着绿色森林。广场的北面是一个很豪华的宾馆,还有一个博物馆。宾馆的横幅上写着,“欢迎林业部的领导检查指导工作”。我们看了都感到很亲切,如果换了是农业部的领导来此地,我们可就能蹭一顿了。

这里是林场所在地,老城区无法与林场相比。我进宾馆问了价格,30、50的都有,也不算贵。可是我们已在家庭旅馆住下了,并可以与当地人近距离的接触,那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一种感觉吧。

“家庭旅馆”,顾名思义是老板自己家住的房子作为旅馆。房子是用原木搭建的,这种房子在当地叫“木楞子”。这也是鄂鲁古雅族的第二代建筑了。最原始的就是叫“挫楼子”,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不过,我们有幸在一家旅游户见到了它的真面目。它的形状像个大喇叭,底粗顶细,用圆木做骨架,用桦树皮一层层包裹在外,这样便于雨水的排放,也能抵御狂风的侵袭。里面有十来个平方,放一张双人床富富有余。中间点上火,上面有排气孔。一家三、四口人住也很舒服的。虽然简陋,可是在那遥远的过去,在那深山老林中,也繁衍着一个民族啊。

这里是树的世界,屋前的篱笆栏、屋后的木柴垛,还有整个房子,都离不开木料。在木材紧缺的内地,如果看到这里奢侈的情景,真能把人急红眼。这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吧。

晚饭前,老板娘问是否和她们一起吃,我听了很高兴。五元钱吃一顿并不重要,关键是能调节气氛,融入情感,了解民生。虽然是一顿普通的饭菜,但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聊家常,有说有笑,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

老板娘的老公在哈尔滨市工作,是家里的顶梁柱,挣的钱主要是供儿子上学。12岁的儿子在海拉尔市上中学,只有暑假才回来。老板娘照顾家庭旅馆,她的公公帮助做饭烧水。也只有暑期一家人才能团聚。今天有我们三个北京人,老板娘很高兴,拿出酒让我们和她老公喝。一桌普通的饭,一家朴实的人,我们千里迢迢来相聚,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家庭。这是缘,还是梦,已经不重要了。

天很晚了,老刘还没聊完。我提醒他早点休息,明天还有活动。我坐了一天的车,感觉很累,眼睛也在打架,回屋躺下就睡着了。这时老板娘敲开了我的门,说很对不起,由于她家来人,是否能让她儿子和我住在一起。我痛快地答应了。吃饭时我和她儿子聊了很多,她儿子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很喜欢。

半夜,意外的声音使我惊醒,原来是老板娘在敲我的窗户,让她儿子快睡觉。我很纳闷,她儿子不是和我一起睡的吗,怎么还敲窗户啊?原来那孩子学习很用功,经常学习到夜里。他怕影响我睡觉,就捂着被子,点着台灯在看书。“知儿子莫如母”,老板娘看见从窗户透出的灯光,就知道儿子还在学习。由于我在睡觉不便进来,只能敲窗户催促儿子早点休息。

看见这情景深受感动。大山里的孩子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城市里孩子无法相比的。这一夜我想了很多很多……

转自:http://duxiaxing.spaces.live.com/blog/cns!D98A795F1FE2884B!189.entry10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