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内蒙古之行 |
[游记]内蒙古之行 |
2008-06-27 sina.com.cn |
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有点条件的家庭,在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选定一匹小马,这匹马伴随着他一起长大,成为他生活中如影随形的玩伴和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有一匹好马、当一个好骑手一直是蒙古族男儿的骄傲。 摔跤、赛马、射箭作为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艺",自古就是蒙古族男子必须掌握的本领,也是衡量是否真正的蒙古男人的标志。因此,这三项技艺不仅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劳动之余或婚礼、节日等喜庆时刻的必备节目。 我们赶到赛马场地时,摔跤已经结束了,只好看赛马表演了。 骑手骑跨在马上,躬身扬鞭飞奔。远远望见骑手一兜马缰绳,马儿一个回转身,向着来路狂奔。跑在第一的是一匹白马,马脖子下面是火红的樱穗,奔跑起来随风飘荡,年轻的骑手威风凛凛,好美的姿势啊,直看得观众热血沸腾,振臂欢呼。 参赛的马儿停了下来,欢畅的打着响鼻,选手爱惜的拍拍它,好似对待自己的孩子。 马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财富,也是他们的朋友和伴侣,牧民们都说马是有灵性的动物,一定要好生对待,对那些不爱护自己的马、乱打乱骑的人,长辈们会严厉的训斥。尤其是那些特别一些的骏马,譬如没有一根杂色毛的纯白马、有特殊毛色花纹的马都会受到主人特别的爱护和重视。牧民们认为这种特别的马是苍天派来的使者,所以,这种马脖子里从不能套套马杆、背上不架马鞍、更不能骑乘,她是草原的圣马。蒙古族从来不杀马、不吃马肉,用马奶当作圣洁、辟邪之物。亲人远行,母亲会用勺子把酸马奶向天空泼洒,祝福远出的亲人一路平安。 蒙古民族离不开马,对马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在《蒙古马之歌》中这样唱道:“护着负伤的主人,绝不让敌人靠近;望着牺牲的主人,两眼泪雨倾盆。仁慈的蒙古马哟,英雄的蒙占马……”。将马的情感、马的忠域叙说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bb570001000ab71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