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内蒙古游之呼和浩特-游记攻略-旅游-MSN中国

[游记]内蒙古游之呼和浩特-游记攻略-旅游-MSN中国

2007-07-18    insunlight.com

5.1内蒙游记,照片多多----------呼和浩特[原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4(晴转多云),坐火车去呼和浩特(12),很近,差不多杭州到上海的距离,2小时不到的车程,近距离瞻望阴山诸峰,第一次体味到"天然屏障"的含义,车上认识2个搞IT的朋友(内蒙赤峰人),聊得很是投机,听说我过来玩,仔细向我介绍了内蒙古的方方面面,并推荐到呼和浩特的住宿和旅游点,内蒙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平坦的草原,牛羊群群,蓝天白云,清风习习 ,草香阵阵,繁花似锦.......这些都是6月中----9月底才会出现的景观,6,7月,温度适宜,草原上百花齐放,空气清香,小溪蜿蜒,马儿在溪边饮水.8,9月, 白天温度偏高,草可长到1米多,绿色的一片草海,远处是蓝天白云,天际线的连绵雪山,大风刮过,草浪潋潋,白色的羊群在绿海中时隐时现.......其中著名的有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听的我热泪盈眶.天啊,我现在那么早就过来干什么啊......说话间,呼和浩特到了,也很发达,标准的现代化城市.......在火车站挤公交车钱包被偷,狂寒........一个人都不认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要我命啊,整整700元的票票啊,突然想到在包头偷拍的7张模模糊糊的照片,700元.天啊......我错了.....寒上加寒........
身上所有的碎银子收集,先买了张去北京的车票(97),还有百来块,边哭边玩.....住的地方离五塔寺不远,五塔寺离大小召不远,身上也拮据,步行出发,15分钟到五塔寺(15,5,1涨价,平时10)五塔寺又名金刚座舍利古塔,这座挺拔秀美的古塔建筑形式源于印度,在坚实的金刚座塔身上耸起五座雕刻着众多佛像的宝塔,非常华丽。塔后的墙上还镶嵌着蒙古语天文图.原来的寺院其他原有建筑已难觅踪迹,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幢塔呆呆地立在城市中心.大学教科书上曾对金刚座5塔式有过单独介绍,在中国只北京还有一座,比呼和浩特的名气大.塔基上蒙,藏,梵3文对照的经书,及石刻金刚,都保存的十分完好,好的让人怀疑其真实度. 能亲眼看到了以前只有大学教科书才能见到的活体标本,真是幸福啊.去往小召的路上居民区都在拆迁,很脏,这里原来都是传统的北方4合院老建筑,基本都人去楼空了,有几幢帖了政府颁发的保留建筑牌,估计是文物,走进去拍了几张,也蛮有味道.......小巷高墙,不久走迷惑了,向当地老大爷问路,老大爷说小召已经拆了没了,变成什么小学了,啊,痛惜,大召向南再走一会儿就到.5分钟后豁然开朗,大召到咯!可山门的匾匼有写:席力图召,一查地图,原来这里还不是大召,走进山门 ,一个藏汉结合的建筑群落出现眼前,朱门彩绘,琉璃砖墙,但破损相当严重,许多地方的彩绘都脱落了,大殿是汉藏合一的殿宇木结构建筑,上有多种文字的延寿寺,殿顶上饰有藏试建筑特有的法论,祥鹿、宝塔等鎏金饰件,总体和五当召的纯藏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说是更象北京的雍和宫就对了,不过整个寺院也在修葺的样子,广场右侧的白塔步满脚手架,大经堂是席力图召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饰以彩色琉璃砖,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尔丹纪功碑”;看管经堂的小喇嘛指引我要从左门进,右门出,这在五当召可没人告诉过我,左侧是万佛殿和观音殿,建筑破损的很厉害,好脏,但殿内都好干净,挂满精美的唐卡和彩幡,各佛像也保护的很好,有个喇嘛已经在为我点香了,上了香捐了香火钱,心里也平静了许多,走出召门,竟然看见一个售票处,天啊,要票的啊,售票处面对从大街近来的外地人,象我这么从拆迁的老城区钻过来的,竟是个死角,赶紧掩面离开........马路斜对面才是大召(15,值得推荐),忘了说,召就是蒙语庙的意思,大召汉语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明延赐名"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奉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西藏的三世达赖喇嘛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主持了开光法会。大召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清代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发金牌,并将殿顶改换成典琉璃瓦,大召遂成"帝庙"。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喇嘛教寺庙。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大召寺院建筑考究,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其余部分则是依照传统中式庙宇的式样而建。大召内还收藏有众多的文物,是研究蒙古族历史的珍贵资料。大召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布局为"伽蓝七堂式"。除大殿外,其他皆为汉式庙宇布局。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由3部分组成。前部是双层三开间的前殿,下层为空廊;中部是经堂;后部是佛堂,佛堂内正中供奉的就是银铸佛像,佛像前有一对金色的木雕巨龙蟠盘于木柱之上。殿前有空心石狮子一对。清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宝金牌,并将殿顶改铺黄琉璃瓦,大召遂成帝调。召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九间楼等建筑。大召和席力图召相比建筑汉味更浓,处了宝顶,其他和内地古建筑区别不大了,现在大召的名气要大过席力图召,许多现在在内蒙古有影响力的宗教界人士都在大召,大雄宝殿的台阶上坐着几个小喇嘛,正旁若无人地大声用藏文念经,那副专心的样子,大约是快要考试了吧。护法殿小喇嘛很流利地向我介绍8位护法天王,认识了绿度母和吉祥天母,门口的转经轮好大,看到个小姑娘推的好吃力,殿外的墙上有两幅巨大的圆形壁画,左面那幅内容最丰富,中央的小圆中画着蛇、鸡、猪三种动物,分别象征着奸诈、贪婪、愚笨,往外一层是十二个刚出生的婴儿,往下是十八层地狱写照,意思是人必须不犯这三种过失,方不致于堕入阿鼻地狱.在偏殿小卖部请了块印刷的唐卡(30,不敢还价),一张成汗的挂毡(还到35),好多"十相自在"的避邪符(5)共70,不敢多买.......痛.小卖部的老板娘总是推荐我购买她那里的宗教书籍,可我只对呼和浩特旅游的书籍感兴趣,发现呼和浩特除去周边草原外,市内旅游景点也都在这一带了,随手翻到万部华严经塔,哇,又是教科书里的偶像,上说:塔身外侧有精美的砖雕,经塔各层有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题记,其中有些还墨迹如新,题记除使用汉字外,还有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古叙利亚文字及古波斯文字等.......惊喜中,不罗索,出发.白塔在郊区,因为不是主要景点,没有直达的车,我的路线:3路---团结小区下,换去西镇的中巴,路过白塔让司机提醒下车.车上遇到位老大爷,很热情的,听说打南方来旅游,又介绍了一遍内蒙古的方方面面,还介绍了呼和浩特的这几年的变化,可惜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好多听不明白......突然司机招呼我白塔到了下车,老大爷拦住我说还没到,这站白塔是当地的白塔村口,果然,开了10多分钟才看到塔,狂感激.
万部华严经塔(10,不推荐),5.1黄金周还能找到个没游客的地方,爽啊!!白塔始建于辽代,从外观上看,白塔不十分高,只有七级浮屠,第二、三层的砖刻诸佛雕像令人有新奇之感。第二层诸佛雕像的头都已经不见了,塔身基本是解放后重修的,当时破得整个塔顶都不见了,辽代时白塔是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大寺,周围殿宇重重,多年的战火,现在只剩下它孤零零的矗立在漠北荒原,如果对历史和建筑没兴趣,千瓦不要花精力大老远跑过来,沿着钢筋扶梯进入塔内,塔内尚未安装照明设施,漆黑一团.我摸索着从另一侧塔台走出,我在塔台上绕了白塔一圈,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些工艺精美的壁雕.拍照中...... 前几天天天带在身上的手电,今天居然拉在旅馆.懊恼啊!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古叙利亚文字及古波斯文字,太黑,根本看不见,上当了,到了塔顶,找到几处佛龛,里面没菩萨,到是有墨迹,可惜是呼和浩特什么热水瓶厂工会搞书法活动留下的,时间是82年,瞧瞧那时候人们的觉悟,很多珍贵的墨迹就是那么一年年,一代代地被无情地覆盖了,痛心诶.....黄昏了,阳光很斜,倒是照亮了内壁的许多墨迹,都是现代的,还有些没带笔的索性用器物划的,好多地方把1000多年前的砖都刮出来了.找了很久,终于勉强发现了几个非汉字的字符,激动地摁快门.......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夕阳是血红的,窗外大风呼啸,冷风直直地灌进来,四周一个人也没有,黑漆漆的塔顶内室,佛龛是唯一和被阳光染亮的空间,靠在墙上,透过窗洞眺望无垠的荒漠,落日,变幻的晚霞.......这种感觉真的是........寒啊.......出了景区,没有回城的车,学人家美国片边走边伸手拦车,最好有位长发墨镜丝巾低胸裙的美腿MM开BMW,Z5飞驰而过,然后减速向我缓缓倒退而来......到是有辆中巴停了下来,一个干巴巴的小老头招呼我上车,唉,YY结束.回到呼和浩特,3路坐到百盛,步行5分钟到大清真寺,可惜关门了.
大清真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该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大经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兰经》经文,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后院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院东南侧有一座灰色塔楼,楼高33米,六角攒尖顶,楼内有木质楼梯,登楼可眺望全市风景。清真大寺内的装饰纹样都用阿拉伯文、几何线纹和各种植物做题材,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寺内还藏有30册阿拉伯文《古兰经》,是珍贵的宗教文献资料。清真寺周围是回回人的居住区,男人都带着小白帽,女人多数都围纱巾,我还看到一个小巷里有专门让女信徒用的小清真寺,晚饭就在清真寺边上的清真美食街享用,要了当地的特产:攸面(3,一般推荐),还有正宗的新疆羊肉串拉(1/1串,值得推荐),晚上会旅店看兄弟连,突然又想起700元,痛.......笠日清晨出发去北京讨粮草,告别呼和浩特,告别内蒙古.......

*(引----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绚丽多姿的蒙古歌舞,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城内有大小庙宇50多座,东南部有华贵雍容的五塔寺、金碧辉煌的席力图召、气势轩昂的“银佛寺”大召、规模宏伟的北门外清真大寺、珍品云集的新华街东口博物馆、博大精深的“广化寺”喇嘛洞召……此外,在市郊还有昭君墓、乌素图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等雄伟庄严的庙宇。呼和浩特的自然景致尤为迷人,“寒冷高原”辉腾锡勒草原、“夏日营盘”格根塔拉草原、“召河”希拉穆仁草原,绿草如茵,湖泊点缀,“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是久居闹市的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引---- 金刚座舍利宝塔
蒙语称"塔奔·斯普日嘎"。俗称"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街。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宝塔原是喇嘛教召庙"慈灯寺"内的一座建筑,寺庙今已无存。塔体总高16.5米,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金刚座顶部置五座玲珑小塔,直入云霄,造型特殊,端庄秀丽。整个塔体有浮雕佛像1560余尊,故又称"千佛塔"。此外,还雕有菩萨、天王、罗汉、天女,神鸟、神兽、菩提树,金刚杵以及蒙、藏、梵经文等图案。塔后山墙存有石刻图三幅,其中蒙文石刻天文图尤为珍贵。金刚座舍利宝塔不仅是一座建筑物,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雕刻艺术品。)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引---- 席力图召 汉名延寿寺。
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位于旧城东兴旺巷,距离大召仅为100米。该处原是一座小庙,后经清代的重修与扩建,才成了现在的规模。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席力图为藏语"首席"或"法座"之意。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长期主持此庙而得名。席力图召为藏汉结合的建筑群体。其中大经堂尤为黄型,造型优美,独具特色。从正面看,朱门彩绘,琉璃砖墙、与殿顶前的巨型**、祥鹿、宝塔、飞龙等鎏金饰件相映成辉,更显富丽堂煌,艳丽夺目。经堂前广场两侧立有碑亭、树有四体文撰写的"康熙征噶尔丹纪功碑"两通。广场东侧塔院内,耸立一座高15米的汉白玉佛塔,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现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庙每年在这里举行佛会,跳"恰木"等宗教活动。
大经堂是席力图召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饰以彩色琉璃砖,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尔丹纪功碑";召庙的东南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庙,高15米,颇为雄伟。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现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庙,每年还会在这里举行佛会、跳"恰木"等宗教活动,热闹非凡。

自助游线路:乘3路、4路、8路等公交车旧城北门下车后问当地居民即可得知。在大召与小召之间,距大召仅100米,步行可至。

*(引---- 万部华严经塔(白塔)因塔身通体洁白又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8公里的白塔村,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
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
塔身外侧有精美的砖雕,经塔各层有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题记,其中有些还墨迹如新,题记除使用汉字外,还有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蒙古文字、古叙利亚文字及古波斯文字等,是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交通:乘班车白塔站下车即可。
门票:25元
开放时间:8:30-17:30

*(引----大召 汉语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的。明延赐名"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奉有一尊高2.5米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西藏的三世达赖喇嘛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主持了开光法会。大召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清代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发金牌,并将殿顶改换成典琉璃瓦,大召遂成"帝庙"。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喇嘛教寺庙。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寺院建筑考究,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其余部分则是依照传统中式庙宇的式样而建。大召内还收藏有众多的文物,是研究蒙古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大召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布局为"伽蓝七堂式"。除大殿外,其他皆为汉式庙宇布局。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由3部分组成。前部是双层三开间的前殿,下层为空廊;中部是经堂;后部是佛堂,佛堂内正中供奉的就是银铸佛像,佛像前有一对金色的木雕巨龙蟠盘于木柱之上。殿前有空心石狮子一对。清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宝金牌,并将殿顶改铺黄琉璃瓦,大召遂成帝调。召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九间楼等建筑。
门票:10元
开放时间:8:00---18:30,
自助交通线路:乘6路公交车可到,也可坐车先到五塔寺,再步行游览至大召。)

*(引----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草原明珠”之称。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因沿海拉尔河的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周边地区景致极佳,以草原、湖泊、冰雪风光为主要的旅游景观。
这里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仍保持完美(没被污染)的草原之一,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你可以来到这里,或信马由缰或策马急驰,惬意十足。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鸟类资源丰富,在赏鸟之余,呼伦湖日出也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冬季的呼伦贝尔是滑雪爱好者向往的地方,牙克石市的凤凰山庄滑雪场不仅有多条天然雪道可以让你尽兴,那些清静幽雅的欧式小屋更令你生出些许避居世外的轻松感受。
海拉尔的人文景观同样引人入胜,东北部的嘎仙洞是鲜卑族的祖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西部的满洲里是中俄边境小城,市内的中国国门和边贸互市也是别处难得一见的所在。
海拉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生活着包括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在内的26个民族,是各民族文化磨合交融的场所

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盟的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所以这里现在还保留着不少历史遗迹,如元上都遗址、贝子庙等。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许多北方少数民族都在此留下了足迹,如回纥、突厥等。
这里自然风光绮丽多姿,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四大草原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天然草原,夏季繁花似锦,冬季一片银白,在草原上体验这种明显的季节更替,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此外还有锡林九曲、沙海疏林等。
从纷扰的城市喧嚣中脱身而出

转自:http://bbs.insunlight.com/dispbbs.asp?boardID=52&ID=2584&page=116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