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杂记:曾经走过之呼和浩特散记 |
[游记]旅游杂记:曾经走过之呼和浩特散记 |
2008-04-07 blogcn.com |
很早之前就有去呼和浩特玩的想法,没想到我居然会选择冬天去呼市。 2004年底,我独自踏上了开往呼市的列车。列车穿过宁夏进入内蒙古时,已半夜,窗外的草原美景根本无法欣赏;偶尔凭藉某个城市的灯火可依稀看到一点风景。 北方冬天天亮是比较晚的,尽管是将近八点才到呼市,仍未见完全天亮。走出呼和浩特站,飘进耳里的是《歌唱祖国》的歌声,让我觉得有种莫名的亲切--去西宁、银川玩的时候,迎接我的也是类似此的歌曲。虽然歌声让我温暖,却抵挡不住呼市的寒冷,衣着单薄的我,此时后悔没多穿衣服也来不及了。在温暖的候车大厅里避了会寒,天才完全见亮,要玩,也顾不得天冷。呼和浩特站不算很大,主体建筑呈对称型,站名由汉文和蒙文标识着。内蒙古是我到过的第四个自治区,一般民族自治的地方,单位名称都会由汉文和自治民族文标识的。虽然呼市设有铁路局,但出蒙的列车很少在呼站始发,大多是在呼市西边的包头始发的。 记忆中的呼市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由明时的归化城,清时的绥远城合并而成。呼和浩特在蒙古语里是青色之城的意思;之前呼市下了场大雪,各街道人行道上都有清洁工堆起来的厚厚积雪,但也掩饰不了呼市的郁郁葱葱。很想细细地观赏下这绿,忽然发现来往的人很多都盯着我看,他们大都头戴帽子、脸裹着,才想到自己的衣着单薄,脸上早被刀割的寒风冻红了;用手摸了下脸蛋,粗糙感特强,心下不由感叹:呼和浩特的风,你真凛冽!在北方,对付寒冷,我是有经验的,喝羊汤,吃羊杂碎!找了家餐馆,要了碗杂碎和二两稍麦(觉得应该是烧麦,但后来看其他餐馆写得也是稍麦)。呼市的羊杂碎和西北诸省区的是不一样的,呼市的羊杂碎有点偏黑、油多、味淡;西北诸省区的则恰好相左。有了垫底,再漫步呼市,也就不觉得冷了。 呼市的大街比较宽阔和整洁。主干道基本上是双向四车道或以上,如果除去之前下雪带来的街道边一堆堆的积雪,整个街道上很难再发现其它杂物。人们似乎不是很在意街道上的斑马线,他们常常瞅着没车的空当,呼地一下,跑到马路对面;其实也不用为他们担心,呼市的司机们很少和行人抢道。相形之下,呼市的公交车则要落后些,大巴车还有那种两节车厢的在服役着;中巴车也多是些陈旧的车子;不过服务态度是很好的。呼市的出租车多是普桑、夏利和富康,起步6元;司机们很少载外地客兜圈子,遇有女司机,还会热忱地跟你介绍呼市的情况。东西走向的新华大街、新城街和中山路,南北走向的通道街(含大北街、大南街)、锡林郭勒路、呼伦贝尔路这带区域内外,基本上集中了呼市的商业机构如王府井、华联,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政府、事业和金融机构以及城市休闲地带--呼市的公园。青城公园是呼市市内最大的公园,游客免费进入。我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在青城公园内流连着,可还是一不小心被公园内铺有大理石甬道上的冰给滑了下,摔了个四脚朝天。市内值得去的景区还有大昭寺和五塔寺。大昭寺在旧城的西南边,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达赖三世在这曾为寺中的银佛开过光。五塔寺这座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塔寺,而今仅存金刚座舍利宝塔,长方形的塔座上有五个小方塔;金刚座后东边的天文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五塔包括周边很大的一块区域,去五塔寺可得要先说清楚。回民是呼市除了汉民、蒙民之外较多的了,呼市设有回民区,而且还有专门的清真大寺以及回民果园。乌兰夫,这位前国家副主席、蒙古人民的领袖,在植物园内有他的纪念馆。大学路、新建路、兴安路区域内外,则集合了全市的大多高校,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等,其中以坐落在大学路的内蒙古大学为最。有汉蒙两种文字标识的内蒙古大学看上去显得古朴、庄重、文明,大学内聚集了蒙内外诸多优秀学子,单看他们的民族服饰就是一种风景了。伊利集团是全蒙的龙头企业,在列车进呼市的时候是能看得到的,即使没有12月份发生的证券市场伊利事件,我也会去那看看的。伊利集团在金川开发区,我在他的外围参观了下,很大气。 公元前33年,和亲的王昭君在呼和浩特“住穹庐,被毯裘,食畜肉,饮熏酪”,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修缮了昭君墓。昭君墓在呼市南郊9公里处,有中巴车可直达墓门口。在门外看昭君墓占地是不大的,门票却也不便宜,30元。一进景区,就可看到墓碑,墓碑上有董必武的题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开始有几个字因为太草,我没认出来,后来问了下管理人员,才算把它完整记录下来。昭君墓又称“青冢”,传说是每到深秋时分,其它草地都枯黄,唯有昭君墓上的草保持青色不变。由于天冷,加之又在郊区,来游览昭君墓的人并不多,而且许多表演节目也取消了。景区内的建筑以古建筑和蒙古包为主,中间则有匈奴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的塑像,仔细看起来王昭君并未如传说中的那么美丽,当然那单于可是相当彪悍。忽有在塑像下留影的念头,恰有照相的过来,于是穿上蒙古王爷服、戴上蒙古毡帽,在塑像下留有一照;还别说,我还真有点象蒙古人。塑像不远的右侧看上去是座小山包,白雪覆盖下的小山上仍不失青色。小山的周围有甬道,甬道边上建有画廊,上边多是些跟王昭君有关的碑刻。景区内也有几家卖旅游纪念品的,多是些跟王昭君有关的以及蒙古金刀、蒙民饰物,饶是有趣。历史学家翦伯赞曾撰文称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游完昭君墓之后,我也有同感。 小肥羊是内蒙古饮食的一大品牌,在呼市甚多小肥羊招牌,难辨谁正宗,但味道却比其它外围城市的小肥羊连锁店要好。酱骨头、羊杂碎锅仔在呼市的很多小餐馆里都有,酱骨头其实是排骨,色香味俱全;在这些小餐馆内,白酒可以按杯子算价喝。呼市的饺子也不错,半斤饺子如果单论个数的话,是要比其他城市多的。呼市的女人无论蒙汉,身材都很丰腴,且脸部都很大,皮肤虽经年为风吹,但看上去并不粗糙。呼市人很热忱,对待外地问路的人都会很热心地告知,有的还会领着你去,只是初去呼市的外地人,一时间对方很难听清楚你的话,你也很难听明白对方说的。大街上,如果从穿着上来分辨蒙民,很难,蒙民基本上汉化了。 (2005)
|
转自:http://www.blogcn.com/wzfl/article/200511/26068106.s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