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呼和浩特游记:塞上老街 |
[游记]呼和浩特游记:塞上老街 |
2008-04-26 17u.com |
在大召寺的右侧.有一条老街.叫塞上老街.据传在清朝时代在大召寺的周围有四条商业街.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完好地保存了明清建筑风格的塞上老街.它承载着呼和浩特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条有特色的古玩街,很多积聚着浓厚民族底蕴的古老民族用品,和极具收藏价值的古玩藏品也许就在这条街某个不引人注意的小店里。 老街几经修葺,才得以成为今天这样一条有特色的街道,地上并不工整的石板诉说着老街的年龄。 走在老街上,放松自己的心情,俩眼不停的流露出对那些古玩的喜好.脚步也慢了下来。在这里,要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美美地享受。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停留在这里,只是趁着客人还在大召寺里游玩的空隙,一个人偷偷的跑来这里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回.老街传统的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它没有现代商业街的喧哗、嘈杂,所有的行为都宁静地进行,宁静的氛围中充满淳厚朴实的意境.一切显的那么的静悄悄.偶尔的一,俩辆自行车骑过的铃声,才会把这宁静的街道敲响,带出来一点现代化的气息. 还有就是那些现代化的遮阳伞横七竖八的插在各家店铺的门前,使的这条老街少了一些古老的气氛. 只有从这里的招揽生意的招牌上还能体会到古时的那种风采. 这是一个很老的建筑物.我没走进去看,不知道它是店铺还是办公室.只是感觉它和其它的建筑物不太一样,好奇就把它给拍了下来. 老街的另一头是还没建好的新街,我走到这里也就算是把老街走了个全面了.再往下走,就没了老街的感觉,老街整个走下来不过就一哩多路,所以没花我多少时间.我就看了个遍,当然这只是从外面去看,要是真的走进店里,恐怕没几个小时不得出来呢. 这位卖玩石的老乡坐在这里整整一个上午了.没有一个顾客光临惠顾,我问他,一天能卖几块石头呢,他告诉我说,一连几天都没卖出去一块,看着他旁边的铺盖,他告诉我,白天他就坐在这里卖奇石,晚上就随便找个地方睡一晚,可是这位老乡真的很懂这塞上老街的规矩,从来不吆喝一声,过来过往的游客都是自己看,看上那块满意的.随便侃个价.老乡认为值得,也就卖了.真是一个古朴厚实的老乡.黄河边上捡来的石头,能卖个钱就卖个钱,卖不到钱也无所谓. 这个店门口摆着一个长条桌,上面是古旧书籍,甚至有些就是我熟悉的儿时读物。看着这位老大爷手里拿着文革时期的产物,毛主席语录,在那里聚精会神的,我想恐怕又勾起了他的回首往事吧.不敢打搅他老人家,还是静悄悄的走开. 这个店铺老板就在店铺门前制作羊毛烙铁画,先简单地画出图形,然后用电烙铁工笔画出,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做好的画一张也不怎么贵,百元钱之内就能OK了. 老街传统的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它没有现代商业街的喧哗、嘈杂,所有的行为都宁静地进行,宁静的氛围中充满淳厚朴实的意境。卖家从不大声招揽顾客,买家也心平气和地讨价还价。一切都体现着悠然自得的心境. 走进老街.离开老街.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2952.html4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