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多云)-----昨晚在同屋的劝阻下,终于抑制住了酒后的神经兴奋,昏昏沉沉地睡去,梦中在 一个陌生的地方跋涉了很远,很累。天刚蒙蒙亮,就听见窗外下面传来汩汩的流水声,侧身一看,原 来一条小河就从窗下流过,这样醒来真算是一种奢侈了。头沉的很,嘴巴干涩难忍,起来喝了口 水,又躺下。看着还在酣睡的七位男女同屋,呵呵,真象大一时失眠后的某天早晨。 昨晚到了古镇后,背着自己的破烂军包穿行于古镇的窄巷,没费多少周折就找到了这间“丽江 古城国际青年旅馆”。几百年来磨的光滑的五色石子路旁是一家挨一家的客栈,酒吧和商铺,身边 穿着民族服装的纳西族老妪,佝偻着身体,三无成群低头行路,不做声响,倒显得有些突兀了。谁 才是古镇的主人呢?呵呵。国际青旅坐落在一个有三层楼的院子内,来往穿行的各种打扮和肤色的 游客互相见面点头问好,有的显然已经很熟,互相开着玩笑,并对刚来的如我之类报以复杂善意的 表情。选了20元一天的通铺,8人上下床,领了洗的皱巴但还算干净的白床单,枕套,被套。上到 二楼,203房。屋内已有两个年轻人在收拾东西,寒暄一番,并很慷慨地给了我几条去各景点的建 议。铺好床,洗漱一番。忙不迭地来到二楼的露天晒台,古镇全貌尽收眼底,远处就是神秘的玉龙 雪山, 坐在晒台上抽了几颗烟,看着楼下进出的“联合国军”,决定背上相机,出去转转。天色已 经暗了,入夜的丽江古镇才更显出她妩媚妖艳的一面,酒吧里传来的蓝调爵士,男女的哄笑,口音 复杂暧昧,含盖东西半球,大洋两岸。不一会儿,走到了古镇的中心,四方街。冲天的篝火,拥挤 的人群,原来今天是纳西族的一个节日。 闲逛无聊,回到客栈在一楼的酒吧要了瓶青岛,5元,还不算离谱。典型的国产酒吧风格,原 木,草帽,竹器,三五个人伴着一张南美风格的音乐闲坐聊天,旁若无人的大笑。墙上西藏和尼泊 尔的大幅风光照片和破旧的旅行装具,似乎在提醒每个人,老板也是个“驴子”。不知谁说过,翻 看一个人的书架,可以对他的主人有个浅薄的认识之类的话,权且信之吧。满架的原版《美国国家 地理杂志》应该能说明些问题,而且竟然发现一本台湾版的高行健的《灵山》,这个第一个获诺贝 尔奖的法裔华人,这本书在大陆可是被禁之列,竟然在这里巧遇,实属难得。坐下,为自己斟上啤 酒,点上根烟,等着他给我的惊喜。 忽然有人排了我的肩膀,扭头一看,原来是下午寒暄的一个同屋小伙儿,起身,再叫啤酒,点 烟对坐开侃。刘黎东,成都人,在广东做医疗器械进出口买卖,寸头,身材不高,一身草绿色德军 作训服,眼神飘忽不定,象在逡巡着什么,表情话语也是谨小慎微。突然抬手做招呼状,顺着看 去,原来角落里坐着一个美眉。拉着我过去,坐定,打量···好一个标致的人儿!周身两字概 括,“时尚”,呵呵,虽然我也不清楚这劳什子到底为何物。身上批着一块丽江当地的土布条纹披 肩,面前放着一杯红酒和摊开的书,好一幅小布尔乔亚做派!伸手招呼服务生,要来她自己存的 “香格里拉藏密青稞干红”,斟酒,寒暄,互相介绍。张姓小姐,上海人,正大集团驻上海公司业 务助理。父母兄长都在国外,自己也早年前入了加国国籍。呵呵,暗喜,这些东西分明就写在她绯 红的脸蛋上吗,连手势、笑容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闲扯一番,她“谨慎”地表达了“对丽江的热 爱,并说只是商业味越来越浓了···”之类早已被时尚类杂志唱烂的陈腔,可在她身上倒显得相 得益彰,“小资吗,小资有错吗,我就是小资,小资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的。因为她“资”的塌 实,“资”的有道理,”资“出了格调,就象代言,虽然她不喜欢别人这么轻易地把自己纳入某种 固定的社会群落,并一再强调我只是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并不时地在内心提醒其实我是“都 市贵族”,来这边远山区玩只是为了放松自己紧绷的都市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