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绿野 |
[游记]绿野 |
2007-07-16 lvye.info |
5.1巴丹吉林沙漠徒步--- 游记(3) ——沙漠人家 我们第一天扎营的地方是个三面环山(沙山)的一个凹地,一个小湖边上有座白色房子,住着一户人家。这是哈斯孟和家。房子右边有一个小湖,水不多了。湖边长着稀疏的草和灌木草,在环绕房子的沙山斜坡上也长着稀疏得可以数得出来的草。这些水和草养育着哈斯孟和家的骆驼和牛羊,也养育着哈斯孟和一家四口。 哈斯孟和35岁,一个黑黑壮实的蒙古汉子,话不多,很憨厚。我们来时他为另一个队当向导,用的是自己的骆驼,是属于在陶家打工。哈斯孟和妻子,一个朴实憨厚的沙漠女人,汉语说的不是很利索。大女儿叫宝恩德日娃,在旗里上小学(寄宿学校)。小女儿叫桑德玛,两岁半,跟着母亲。 他们祖祖辈辈就在这片沙漠里繁衍生息……他们在在沙漠深处过着简单又安静的日子。 我们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是在哈斯孟和家扎营。最后一天时宝恩德日娃已经带到陶家了,小桑德玛跟她妈妈就睡在外面地上。 最后一天,我们要走出沙漠时,哈斯孟和的妻子带着小桑德玛要与我们的驼队一起到陶家,然后要开始游牧了。牛羊已经昨天由哈斯孟和赶到陶家一带了。湖边的白色房子就留在那里,等夏末再赶着骆驼、牛、羊回到这里。因为现在是春天,草刚刚开始长出来,如果不现在离开这里,到别处游牧的话等到夏天时所有的草被骆驼、牛羊吃光,那么整个秋天和冬天牲畜就没有东西可吃。所以他们每年春天开始依草而游,等夏天快结束时再回来。 我在陶家见到了宝恩德日娃,她要被送到学校寄宿。在内蒙古的边缘地区小孩子从小学开始离开父母寄宿学校是很普遍的。看着小宝恩德日娃,我想起小时候的我和妹妹。那时我们在内蒙古东部(科尔钦)的小村子里……我问她:“你学习好吗?”,她腼腆地回答:“还可以”。我拿出一百元给她:“你买自己喜欢的书吧,在北京买不到蒙文书,叔叔没有给你带,你自己买吧。你要齐日迈(蒙古语,努力的意思)啊!”,她害羞地点点头…… 我们的向导战巴呼是哈斯孟和的舅舅,而另一个队的向导是姜巴的小舅子。他们都在春夏游牧,秋冬定居。在需要时走到一起,为来沙漠寻梦人当向导…… 战巴呼: 13327130271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 亚布莱镇巴丹吉林嘎查 哈斯孟和: 6867235(小灵通) 内蒙古自 |
转自: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thread&topic_id=127454&forum=8&post_id=30224273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