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巴丹吉林沙漠之行,当时的公告-美丽的回忆-建中户外 |
[游记]巴丹吉林沙漠之行,当时的公告-美丽的回忆-建中户外 |
2007-12-18 topzj.com |
在狂驾中认识沙漠(二) 沙漠对我们这些外乡人来说,就像是一个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在丘、壑、壁、窝的复杂地形中,选出条通车的路似乎不可能。然而,这些驾车的内蒙娃,却能发现回还往复的沙浪接口,车沿浪檐顺势上下,寻找通向另一个波峰波谷的出口,去开向下一个目的地——宝日陶勒鸣沙山。可我们只有傻呆呆地随车游荡。在浩瀚的沙漠中,再强壮的动物在这里都一筹莫展,甚至连生命力最强的老鼠都销声匿迹了。只有骆驼成为“动物之王”。我们在漂流中,远远地听到那荡气回肠的牧歌和铿锵、沉稳的驼铃声。顺着声源,我们看到了沙漠驼行者,头扎红围巾,牵引着六峰一组的驼队,上面坐着三个乘客,还都撑着洋伞。骑着吃草的沙漠王子云游,我不知道是自虐、是享受、还是追求?司机告诉我们:他们不是暴走族,就是研究生。之后,在神庙子休息点,我们还看到了这三个北京客,一男二女,皮肤被辐射得粉红,像儿童洗澡时的烫伤,据说他们已进沙漠四天了,屁股都磨破了。确实有很多进入沙漠研究关于沙漠与湖的学者,包括老外。“诚实”的沙漠,不以色取胜,却以形诱人。说沙漠只是一个颜色,其实那不准确,留心观察,每个沙丘、每道沙壁颜色都是不同的,他们是以黄色为基色,或向红发展,或向白过渡,或向褐加深,那种变化绝不是因距离而产生的视差。我们对比过,不同色彩的沙山确是由不同材质、色彩和大小的沙子构成,沙丘之沙有的细如面粉,有的粗如小米,且沙体上反着矿石的光泽。难怪它能展示出如此质感的立体画卷。巴丹吉林沙漠83为流动沙丘,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因此巴丹吉林沙漠又是会随风变脸和走动的沙漠。在风力的作用下,沙丘的造型局部地看:如同定格和变色的沧海巨浪,千姿百态。成片地看:沙丘秀出流畅、动人、浪漫的轮廓,那迷人的流线,真是天来之笔,更显沙漠妩媚。难怪在“选美中国”评比中,外国评委将它形容为——上帝画下的曲线,美哉、壮哉! 建中户外俱乐部 1.jpg (12.62 KB)
|
转自:http://jzhw.travel.topzj.com/thread-2640-1-1.html4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