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绿野户外-壮美的巴丹吉林沙漠!把心留驻!论坛-绿野游记攻. |
[游记]绿野户外-壮美的巴丹吉林沙漠!把心留驻!论坛-绿野游记攻. |
2008-01-27 lvye.info |
趁着夜色,来到了庙海子,黑漆漆一片,完全不辨方向,刚落座喝口热茶,白天在音德日图旁碰到的呼和浩特考察队的同志们摸上门来,热情邀请我们去做客。 坐上他们的车,三两拐,来到一个院子,进门,哇~~~一大屋子人,满桌子肉啊酒啊,席间,有几位重量级的右旗领导同志和考古届大腕,真是蒙古汉子!豪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声唱歌! 这么热情怎么能不喝呢~~得,全部放倒~~ 夜深,Vv仰望着璀璨的夜空,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头晕晕的进屋躺倒进梦乡了,完全忘记了要扎营看星星的美丽小算盘。 D2 10月15日 一夜好眠,次日清晨起来,又是一个艳阳天!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暖暖的晒着,几个家伙喝着奶茶,忽然说:“没扎营啊,没看成星星啊,怎么办? 今天不出去了吧! 再多呆一天吧!” 得到一致同意,跟司机师傅商量了下,OK,没问题。 哈,这下爽了,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阳光下,才发现巴丹吉林庙安静的坐落在前面不远的沙山下,依偎着宁静的湖水。今天庙里只有一位喇嘛在念经,眼神清亮。旁边在进行着修缮。 巴丹吉林庙,是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庙,最鼎盛时期曾有60多个喇嘛 ,因为有庙,所以当地的蒙古族牧民把这个沙漠绿洲称为“苏敏吉林”,意为“有庙的海子”,简称“庙海子”,曾经是是巴丹吉林沙漠牧民的活动中心。 当地汉族把沙漠湖泊叫作“海子”,而蒙古族称之为“吉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但这个名称的由来却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是这个版本:很久以前,有位叫巴岱的蒙古族牧民居住在大沙山旁,他历尽艰辛在沙漠中发现众多不一的海子,后人为纪念他故称巴丹吉林(蒙音“巴岱吉仁”)沙漠。又传“巴丹吉林”出自古梵语写成的《甘珠尔经》,《大藏经》第十三卷里有记载巴丹吉林名称来历的典故。巴丹吉林的“海子”,传说较多,题材也较广,其中最令人神往、众说纷纭的是“古冬京—固日班吉仁”。这是一个由三个小湖组成的鼎形湖,中间有一座高大的金字塔型沙山,湖泊四周草木丛生,景色绝佳。在历史上,找到这个湖泊的人极少。为了弄清此湖的确切位置,我国地质工作者曾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从飞机上查找到此湖,并投下标旗为记。但经过几个月的实地查找,除了两个标旗之外,一无所获。何故?民间与宗教信仰者说:“能进入此湖就能进入幸福之谷。” IMG_0551.jpg(69.64 KB) IMG_0554.jpg(62.40 KB) IMG_0550.jpg(69.46 KB)
|
转自:http://www.lvye.info/modules/newbb/viewtopic.php?viewmode=compact&order=DESC&topic_id=149953&forum=84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