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色额济纳游记之四—黑河和怪树林 |
[游记]金色额济纳游记之四—黑河和怪树林 |
2007-07-16 |
额济纳旗地处黑河流域,黑河水源自祁连山。黑河自甘肃金塔往下又称“弱水”,“弱水”我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河道宽水浅则水势弱;二是西北地区极度缺水。 过去的额济纳并不缺水。否则古代文明不会在这里光大,大片的绿洲不会在这里形成。据说《西游记》中有关“流沙河”的一段就是指现在的黑河。黑河水最终汇入居延海。有文章这样描写“远远望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的居延海犹如一面光滑的镜子,镶嵌在大漠中。走近湖畔,可见鱼翔浅底,水鸟戏波,好一幅秀美的画面。” 我们这次没有去居延海。但在四次涉水过黑河时,看到那滚滚北去的河水深知它的重要使命。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以致黑河经常断流始于何时不太好说。可以肯定的是从1958年起上游不断的修建水库,黑河下游逐渐变成了“季节性河流”。到1992年止,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枯。这下可害苦了额济纳大片的胡杨林和居延海湿地,最后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土地严重沙化。造成后来我国的沙尘暴中有70﹪来自额济纳。 从2000年开始国家用铁律保证每年向居延海输水,才挽救了当地逐渐消失的绿色。 当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时候,不要忘了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就要有无数的怪树林等着你呢!在额济纳旗拍摄的两组照片就是强烈的对比。 2006年10月2日黑河(弱水)河畔---清晨在前往黑城途中,黑河边迎接日出。 2006年10月2日黑河(弱水)河畔---清晨在前往黑城途中,黑河宽阔的水面。 2006年10月2日黑河(弱水)河畔---清晨在前往黑城途中,如果没有水在顽强的生命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2006年10月2日黑河(弱水)河畔---中午从黑城返回额济纳旗途中,驾车涉水过黑河。每年秋季滔滔水流会从甘肃调入居延海。甘肃也是缺水的地方,曾经报道过甘肃人民含泪送水到额济纳旗的故事。 2006年10月3日黑河(弱水)河畔---清晨在前往“神树”途中,黑河是安祥的。是它让大漠绿洲充满生机。 2006年10月3日---离开额济纳旗前,在一道桥处。黑河岸边生长着大片的胡杨。 2006年10月2日前往黑城途中---怪树林是胡杨死后的躯干。如果不是缺水的恶劣环境,人们不会看到这样的景致。 (待续) 评论 (14) | |
原始链接:http://msxz8848.blog.sohu.com/17833153.html |
转自:44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