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额济纳旗之旅(之二) |
[游记]额济纳旗之旅(之二) |
2008-05-22 sina.com.cn |
3 在农家安营扎寨,我和小楼拼帐(一帆相对于我,算是老驴了,她略略知道驴行的术语,比如男女合住帐篷叫混帐,同性合帐叫拼帐)。露营对我还是第一次,农家院子里一下子扎下了七个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帐篷。我们四个帐篷扎在葡萄藤下,另三个扎在另一边的窗下。虽然黑灯瞎火,我们还隐约看见,葡萄架上挂着几串新鲜的葡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秉承如此道德操守,我们尽量遏制了膨胀的破坏欲。 农家临时买来床板、被套、被单,安置我们这一大帮的人。走出院子,我们又看见屋子里堆放一地的哈密瓜和沙瓜,看起来,这农家真是丰衣足食。后来,我们每到一地归来,房东不是切开哈密瓜就是切开沙瓜来慰劳我们。真是腐败。回到上海,我还在怀念那些瓜们。 小镇里,挤满了旅游者,街道边都是小饭店。灯火如昼,人的喧闹和烧烤的香味混杂在夜晚的空气里。我们在一家露天的烧烤店坐定下来,烤羊肉、牛筋、土豆、几样小炒,啤酒,消磨了一个晚上。 镇上的繁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热闹程度不亚于宁夏的首府银川。至少镇上还挂着标幅,上面写着欢度国庆的字样。 腐败过后,打道回府,回帐营睡觉,一夜无梦,亦不冷。 4 第二天,天蒙蒙亮,五时的光景。我们便爬起来,去胡杨林看日出。驱车至七道桥附近,在林子里逡巡,找最佳的拍摄地点。早晨的气温很冷,我穿着羽绒衫,勉强抵御清晨的寒意。 东方拂晓,光亮从云层中透露出来,从隐约的红到亮一点再亮一点,到最后太阳从云层中跳跃出来。太阳是悬在空中的,不是从树林里钻出来的。胡杨林并不茂密,树也不够高大,她的特点是枝干虬劲,树的姿态千奇百怪,没有一棵树是以相似的姿态呈现的。她们不受约束的生长开来,遵循于自然的法则。胡杨树的叶子很丰厚,似乎蓄积了充足的水分,叶子的形状千差万别,的确是“异叶”。 拍得差不多了,打道回府。补上早餐,也顺便把中餐也补上了。和一帆买了两个肉夹馍,一帆似乎很喜欢吃肉夹馍。两片干饼中间夹了层羊肉馅,以前学校北门有买,偶尔会买,亦是羊肉馅的。 在火车上和两个西安人聊饼,一帆所向往的锅盔,据说西安有卖,此次去中卫,竟不见这种饼。西安几乎汇集了西北地区的所有小吃,诗人胡桑在西安呆了四年,对西安的感情远胜于上海。本来我是打算国庆去西安,曾在网上和胡桑讨论西安的行程安排。但后来没有践行,直接跑到内蒙古去了。西安总是有一天会去的,什么时候去,都不会太迟吧。而且等胡桑和晶晶从泰国回来,一起去西安,便于混吃混喝,也比较划算。 再回过头来说饼,有趣的是,食物和气候倒是相得益彰,一般来说,北方的饼,厚、大、坚固,南方的饼,软、薄、透。听一位朋友说,北京的饼,好吃,而且做得坚固。据说放在车轮下倾轧,也不会有问题,可见其韧性十分了得。火车在西安车站停下,我们跑下车去,买饼。厚厚的,被切成扇形的一大块,长相和味道都很像羌饼,没有甜咸的味道,细细咀嚼,能嚼出麦芽糖的甜香。这么本分朴实的饼,但我们谁也没把那大块扇形吃到底。新疆特色饼——馕,好像也长得差不多。被切开了也是这样的感觉,大、厚实,有的放馅有的实心,馕和羌饼大概有亲缘关系,据说比萨饼来源于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6415501000c27.html1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