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丽江,今昔何夕(第一天) |
[游记](游记)丽江,今昔何夕(第一天) |
2007-07-21 sina.com.cn |
丽江——今昔何夕 一、06年7月16日梦想丽江,结伴行。 曾几何时,所有关于宁静、安祥、美丽与浪漫的词汇和一个个如梦似幻故事都与一个千年古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桥流水和慵懒阳光、雪域古城和神奇的走婚……丽江,那个传说中“让无数流浪的足迹就此停留;让停留的人尽情的做梦做到人生极致完美的地方……”我的心,就这样被深深蛊惑着,对想象中那片纯净而美丽的国土充满神往!终于在今夏让梦想变成现实,丽江啊丽江,你可是我心中的模样? 早听说丽江官房大酒店拥有着 06年7月16号上午8点,我和我的同伴(小王)乘上了上海飞往丽江的班机。在昆明经停时,遇到了小王另外联系的两个来自山东的男士(周某、陈某)。如此我们四人搭乘同一航班到达丽江。飞机降落在丽江机场时已是中午时分。据说这两天丽江的异常高温,不幸给我们赶上。强烈而热辣的阳光,大大打击了我避暑的美梦。山东的朋友定在了古城里的客栈,两位先生很绅士地将我和我的同伴送到官房大酒店的花园别墅。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程实在没什么景色可看,普通单调得使人落漠。这让我慕然想起去年10月初到厦门的感觉——一样是从机场到酒店,不一样的是一路赏心悦目的迷人风光。四个初乍到的人挤在狭小而闷热的计程车里(车子太老了,带不动制冷设备),各自在心里揣测着丽江未曾谋面的“迷人风姿”…… 官房大酒店 官房大酒店花园别墅的独特外景果然名不虚传。它是以纳西民居风格小院组成联排别墅及单体院落,位于香格里拉大道中段,北靠玉龙雪山,南依丽江古城。别墅区所到之处无不充分体现着丽江古城的灵魂——小桥流水。 我们是通过携程网上定的价格是434元花园别墅房,必须住连住4天以上,才能有这个价格。当地政府加收每人40元的古城维护费。都说阴天看不到雪山,但我们入住的时候正是烈日当空,我努力四处张望却只看到普普通通的大山而非雪山。可是在酒店的宣传照片上却清楚地有雪山的风姿。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之后的几天,无论晴雨我都没有在这里看到过传说的雪山,不能不说是一点小小的遗憾。 我们被免费升级到A区豪华行政房,酒店的专用电车将我们带到房间。沿途我们看到别墅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确实另有一番景致。进入房间,可以说房间内的硬件设施还是相当不错的。整个房间内宽敞明亮,配有电脑供客人免费网上冲浪(可惜小王自带了手提,所以这个电脑对我们来说形同虚设)。洗漱间也很大,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但有单独的淋浴间,还有单独的厕所,与浴缸和盥洗间分开。整体感觉非常好。 从早起登机到一路颠簸,我和小王早已又累又饿,无奈我们错过了酒店用餐时间,只好请服务员在外面买了两袋杯面草草打发。丽江虽地处高原日照较强但气温并不高,房间里无需冷气温度宜人。洗浴之后,便倒在宽大柔软的床上,随手翻看酒店放在床头的杂志书籍,其中一本叫《丽江柔软的时光》。没看几页眼皮就打架了……就在我倒在床上昏昏欲睡的时候,小王竟然毫不疲倦地打开手提和老公呀、朋友呀“语音”得热火朝天!我呢,带着对她如此旺盛精力的由衷佩服、枕着她响亮欢快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入梦…… 一觉醒来时,已是下午5点30。看看窗外强烈依旧的阳光,怀疑自己弄错了时间。再看看隔壁床上的小王,虽然也倒在那里做休息状,但显然精神饱满依旧——如丽江的阳光。中午简单的杯面早已失去功效,此时两人都感觉饥肠辘辘。与住在客栈里那两位山东驴友,约定在丽江有名的樱花屋会面的时间。一番梳洗后,我们便顶着高原烈日,跳上计程车直奔“古城”,今夜要大开吃戒。(从官房大酒店到古城车价是10元,不过酒店服务提醒我们还是要事先和司机讲好的。) 初识丽江 或许,从走进古城的第一刻起,就注定我对这个传说中美丽古朴、宁静脱俗的小镇另有一番感知。 这是座没有城墙的小城。丽江的纳西族中,“官姓木,民姓和”。木姓氏当年明朝皇帝赐予当时纳西族首领的姓氏。而在“木”的周围加上城墙,便形成一个“困”字,所以建筑城墙是一个不吉祥的事。顶着高原烈日,踩着高高低低的青石板,我们看到人潮涌动下的喧闹——这就是丽江古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曾经所有关于丽江的“认知”都在第一时间被目及的景象所颠覆——所谓的古城,更象是个大杂货铺。这里,几乎每个门面都辟为了商店,出售银器、玉器、木雕、织品、土产之类的物品。整个古镇被搞得象个专买土特产的集市,却又借了原有的古旧建筑,营造出眼前这种似古非古的怪异风格。 一路打听我们寻找着网上小有名气的“樱花屋”,在酒店那本《丽江柔软的时光》一书里,我第一次知道了两个与丽江息息相关的词——发呆、艳遇。它们就象是这个古城的代名词,似乎到了丽江没用上这两个词就算白来!这是我事先完全不知的。我以为丽江除了能在炎夏避暑之外,还有的就是宁静与浑然天成的美丽。 说到艳遇,就不得不说到发呆。因为在丽江您不找一个醒目的“角落”孤人一人地“发呆”,就基本没有“艳遇”的美事儿。换句话说,发呆就是艳遇的一个信号。它的潜台词是告诉过往的人:“我很无聊,也很孤独。我在等待一场懈逅,所以我‘呆’在这里……有缘的你没有看到吗?” 再谈发呆。丽江有属于自己的、十分格式化的“发呆”。这样的风景,在丽江的确随处可见。我们很幸运,一来就看到了一幅极为标准的“呆”景——两个青春年少的男女,如蜡像般枯坐在临街的某个小店里,双目空洞、面无表情地对着街头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流……此乃绝对正版和经典的“丽江呆”!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来得及拿出手中的相机,就这样与丽江“精髓”之真人版擦肩而过。不过,估计这两个“呆子”不是找什么艳遇的,他们是纯粹就是为了给大家上演“丽江呆”的。否则,怎么会成双而呆? 踏着发亮的青石板,我们的眼前便是以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丽江有名的“老东巴”。人虽然老了,但绝对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瞧,人家就知道利用自身与众不同的价值,从事“商业”活动。与游人合影留念!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次5角钱,真的不贵哦!无论什么人站在他的身边,老人都会展现出极具“职业化”的灿烂笑容留给每一个对着他的相机。如果你不愿意付钱,而只是远远地拍一张他本人的照片,老人也会做出非常合作的样子,对着您的机子露出孩童般天真无邪的笑容。那一刻,我从这如夏花般灿烂的笑容里读到了传说中的古朴和纯真。 此时,姗姗来迟的黄昏终于让天空披上了晚霞。古城里大大小小地红灯笼仿佛被人从某个角落里瞬间点燃并迅速蔓延……一时间,整个小城华灯初上,一片的诗情画意、活色生香。丽江,开始一点点打动我那颗初来时因人潮涌动的杂乱而被纷攘得略有失落的心,渐渐地变得柔软和快乐起来。我和小王都忘记了饥饿和约定的时间,在小桥流水和红灯柳绿间忘情地拍照、留恋不已。 古城夜色中…… 几经周折,总算到达了樱花屋。我们也算是“慕名而来”吧。在这里看到了早已等候着的我们的两位男士。看样子,经过短暂的休息,所有的人都收拾好了白天的疲惫,不约而同地换上了时尚而艳丽的衣服,伴着古城的华灯初放,融进四方街最“闹猛”的酒吧——樱花屋,约会着丽江久负胜名的迷离夜晚。 没有太多的客套和寒喧,大家便老朋友般在一个透着清晰木质纹理又正好可以容下四个人、临河的小木桌旁坐下来——丽江的第一餐和第一个夜晚就此拉开帏幕了。陌生的地方,新识的朋友,太多的新奇燃烧起驴友们的愉悦和兴奋,一个个高举着手上的相机尽情捕捉着…… 而早已饥肠辘辘的我,无心领会其它,只是急不可待地点了“慕”了许久的鸡豆凉粉。据说,鸡豆是一种豆类,产于高海拔地区,且产量极低。制作的凉粉,味道极佳,是当地很受欢迎的一种小吃。朋友们还点了其它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小菜和酒。同伴们嘻嘻哈哈地开着玩笑,抢拍、偷拍着各种“画面”。不知是谁带的头,几个人竟然刹有介事地做了番“自我介绍”,感觉很滑稽。 鸡豆凉粉生得丑陋(黑乎乎地)味道不错,就是有点辣辣地……大理产的酸奶超赞!比上海的“光明”纯正许多!还有什么小鱼小虾之类地忘记菜名了,味道总体来说还是不错地!樱花屋门前有一个帅哥,一边不停地招呼招呼着过往的游人,一边时不时地和我们闲聊几句。小王一时兴起地大呼:“我要和帅哥合影”……不料,帅哥闻听此言,竟吓得“抱头鼠窜”。怎奈我们的女伴伸手不凡,把小子“生擒”下来。这戏剧的一幕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最后,帅哥红着脸被小王挽着手臂永远定格在了方框之中!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其实是樱花屋酒吧的DJ。看不出这个能言善谈的小子,还不是普通的“羞涩”。 同行的两位男士对于丽江的“艳遇”充满了梦想和希冀。言语中透露出我们两位女性的存在,对他们“艳遇”的种种不利。大家于是玩笑着,分头行动。各寻各的“艳遇”,实在没什么可遇的时候再回到这里“相遇”。此时,整个古城都在红灯笼映照下变得迷离而纵情。那些轻松言笑、对酒放歌、将自己“发落”在遥远小镇的都市人,开始扎入丽江原始之味中肆意渲泻。古城夜幕拉开了久违了无所顾忌的高声欢笑,高原的醇酒带来了难得的轻松自由。酒足饭饱后,我和小王如约离开,给这两位想入非非的男士创造“艳遇”的机会。 杂踏四方街 踩着青石板的斑驳,我们漫无目的的走在人群中。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有名的 很难想象,在如此蒸腾的喧闹里,如何会有——“许多人屏弃城市的繁华来到这里,一呆就是数年。”、“许多人揣着满怀的故事流浪到此,想洗尽纤尘。”如此这般的传说?!如果是真的,想必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或许,只有在寂静的清晨,这里才会在朝霞的映照下、在光洁的青石板泛出的柔和的微光里,凝绞出一种古苍阵厚、寒冽肃省的气息,伴随着阵阵清风浸侵入脾,使人能在尘嚣中感受到一种宁致神守的心清意纯。然而,这世上有许多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如我们无缘而过的古城晨韵…… 古镇不大,终点又回到起点。“艳遇”象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依然围绕着那两个枯坐呆候的家伙。相互嘲笑一番后,大家终于认清“现实”,开始商量明天的行程。小周建议明天去泸沽湖。因为他已在所住的客栈里联系好了一个导游可以组小团去。除我之外,其它人都做欣然前往状。 泸沽湖,这个因母系氏族和摩梭人特有的走婚习俗而著名的女儿国,让每一个来自现代文明的的“热血男儿”们跃跃欲试。我们三个同伴们也因此对泸沽湖的向往尤显迫切,各种想象让这个美丽的地方平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男士是自不必多说的,最搞笑的是小王。不知道什么人给她灌输的:“在泸沽湖一个女人可以有四个老公”……诱惑得她早在上海时就对那里充满好奇和神往。而我,更希望去香格里拉(据说那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无奈三比一,我答应得很牵强。 古城灯火 忽然,我看见身边的小河中,不知从何时、从何处飘来了一个又一个莲花灯,几只粉色的莲花灯,缓缓地顺水而过,烛光摇曳出一片水中的童话世界……我凝望灵动的灯影,想象不出这些飘浮着的美丽能承负多少痴男怨女的梦想,又如何在水的尽头汇集成怎样“如愿以偿”?!然而,这一个个在水中跳跃着的焰光,却如同雪山深处的精灵,为古城的夜色凭添了几分旋旖。 夜,被一串串红色的灯笼点缀得非常明艳,古城就在这红光流动,暗影微浮中流出若既若离的暧昧。音乐声从樱花屋里飘浮了出来,开始有穿了鲜艳民族服装的“胖金妹”例队在各个酒吧的门前。我猜,网上传说的“对歌”即将上演。对于少数民族的对歌,我一直充满好奇的期望。喜欢并羡慕他们与生俱来的宽广而透亮的音域,和那些虽然听不懂歌词却给带给你无比美好的感受的绝美旋律。 遭遇丽江“对歌” 丽江的对歌实在堪称绝无仅有的“极品”! 你看,那些皮肤黝黑、身着民族服装“训练有素”的胖金妹们,三五成群地站成一排,以她们特有的“高原破锣”向对面的同类们嘶声狂叫—— 你听,这边道:“掀起了你的衣服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腿,你的腿呀黑又粗呀……哑嗦,哑嗦,哑哑嗦”;那边接:“谁家的媳妇呀,身上背个死娃娃呀……哑嗦,哑嗦,哑哑嗦”;这边又对“向前走、向前走,摔个大跟头……哑嗦,哑嗦,哑哑嗦” 没有音乐、没有旋律,只有东拼西凑、七荤八素、胡乱篡改的声嘶力竭!更有甚者竟然把“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卖汤圆”和幼儿园教的儿歌都改得面目全非后,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地伴着“哑嗦,哑嗦,哑哑嗦”嚎一样的高声狂喊…… 说其“绝无仅有”是因为你很难在其它地方见到如此疯狂到歇斯底里的场面。最令我震撼的是,从樱花屋喧闹而杂乱中出走后,我竟然看到四、五个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女孩子,向着河的几个女孩儿高声而重复不断地在“唱着”:“你不要脸呀不要脸,不要脸就是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妙龄少女应有的羞涩与纯情,在这片罩着夜色的暗红和游客狂浪的纵笑中,被熏染得荡然无存! 我的感伤排山倒海而来。好端端的千年古镇,曾几何时变得如此面目全非!当那千年封存、超远脱俗的宁静就如此这般地淹没在低俗的喧闹、嘈杂之中时……丽江啊,古城!你情何以堪?!暮然间想起那首熟悉的诗:“像一颗随风吹落的种子。我想,我是迷了路了,这世界原不是那曾经许诺给我的蓝图。”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当听说到泸沽湖需要乘着越野车,在碎石头辅的路上颠簸至少6个小时!今夜的身心疲惫和暗然神伤,加上对高原烈日和长途颠簸的恐惧,让我苦苦辗转于去与留的矛盾之间。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一样出游不一样的是各自的追求。我对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有着与生俱来的痴迷,却很少关注备受炒作的热点。旅游于我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调养,我无法认同“自虐”式的“锻炼”。也不想把原本轻松的渡假变成“委曲求全”的承诺。于是,我决定放弃泸沽湖,独自享受轻松和自在。只是没想到,我这个改变竟然把活动的组织者大大得罪,据说后来狠狠地说了我许多“坏话”,也使得我最终没有去成想往已久的——香格里拉。也许,这就是和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c312670100063w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