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再读我与地坛-心情日记 |
[游记]再读我与地坛-心情日记 |
2007-11-10 edu.cn |
去图书馆借书,惊喜地发现一本史铁生的散文。回到宿舍,室友都不知去向,竟莫名又添了一分欣喜。 打开cd,音乐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我慢慢打开书,像打开遥远的回忆。怀着一分虔诚的心情。看到第一篇文章的名字——《我与地坛》,像见到久别的老朋友一样亲切。这篇文章曾陪伴过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如今竟又陪伴了我的大学。不同的年龄,自然有不同的感悟。只是,每次读起,都有相同的宁静笼罩内心。我相信人是喜新厌旧的,因为经历过许多悲欢离合,所以不再相信永远。但自从第一次读《我与地坛》,就被那份宁静深深吸引,如今已不知是第多少次翻看了,仍是那样的沉迷其中。也许能够不离不弃的只有文字吧。 我对地坛的感情,始于小学,第一次看这篇文章时。以后随着我一次次地温习它,不断有新的感悟,也越来越想去看看地坛,亲身感受一下那分安宁。 来北京后不久,就逢十一长假,我迫不及待地去了地坛。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地坛正在举办图书节,人流拥挤,声音嘈杂。我在祭坛、柏树、古墙间拼命寻找那分宁静,却只找到了无法遏制的失落。我心中的地坛,永远地坍塌了。 为了这个教训,来北京半年多,我始终没有去北大。未名湖,曾经是我心中的向往。初中时,结识了我一生的朋友——文学,那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考取北大中文系。然而,高中文理分科时,因为种种原因,我最终选择了理科。这个选择意味着我将与文学疏离。而事实上我的确渐行渐远。为了这个选择,我一直没有原谅过自己——即使我知道,如果可以回到六年前,我也许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也许成长就是要以梦想的破碎为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太过惨重,以至于我一直难以接受。 其实,人生也许就是一个个梦想不断产生和破灭的过程。当你不再做梦的时候,你的人生已经提前结束了。的确,世界很少符合一个人的梦想。可是如果没有梦想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千千万万的梦想像花朵一样倔强地绽放,把世界点缀得色彩斑斓。每一朵花都将枯萎,可是又会有新的花朵盛开。所以,世上总有花的海洋。我庆幸自己心中最温暖最柔软的土地上还有花朵在成长,那是我心中的世界,我的天堂。 虽然我的文学梦破灭了,北大在我心中却始终保持着那分神圣。我一直在等待着内心宁静的时刻,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去膜拜我心中的圣殿。 阳光总是勾起绵延的思绪。我收回思想这匹脱僵的野马,继续舒缓的阅读。这样安然的文字,没有激烈的起伏,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没有任何企图,却是那样清晰地拨动着我灵魂的竖琴。某一段文字,会让我的灵魂之弦响起哀伤的旋律,直到悲伤无法抑制,泪水盈满眼眶,阅读无法继续。而接下来的一段文字却又让我的灵魂之弦响起宁静平和的旋律。那旋律仿佛在唱着:接受残缺。接受苦难。接受宿命的无常。 合上书,来不及继续回味和遐想,就要赶去上一节经济学的课了。阅读和写作是我的呼吸,在现实的压榨下,我只能在物质的缝隙里苟延 残喘。 夕阳照在古老的建筑上,幻化出历史的沧桑。我返校时的快乐早已随着积雪消融后的浊水流走。也许因为寒冷,此时校园的小径上人影稀疏。深刻心中的记忆再次被唤醒,我惊异地发现眼前的学校竟是那样地像我心中的地坛。
|
转自:http://chuming.cupl.edu.cn/article.asp?articleid=503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