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给宏村烧饼的建议 2007-08-23 21:07:29 大中小 标签:学习公社 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它发祥于南宋,起源于古徽州府。传统的徽州小吃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应当是徽菜后面更大众化的食品了。它像一位小家碧玉,除美味可口外,融入了徽州的风情、民俗和典故,有根基有底蕴,耐看耐品。 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美为世所罕见。及至今时终于有机会去了宏村,踏着街巷间婉蜒曲折的石板路,触眼皆如诗如画。信步走来,远远之外就闻到了空气中的饼香,一路走去好几家做饼的,挑高的布幌上都标榜着自己的正宗,随便走到一家,做好的饼整齐的搁在烤炉边上。 此乃宏村烧饼!热热的烧饼,长得很秀气。入口即化的酥皮,香香咸咸的梅干菜加猪肉馅,跟在北京城里常吃到的烧饼完全不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包装更没有加什么化学添加剂,像是宏村,像是宏村的人们,朴实无华却滋味无穷。而且价格在1元2—3个之间,实在是物美价廉。 我查了些资料,宏村烧饼应该就是徽州风味小吃“蟹壳黄”,或是它的衍生。“‘蟹壳黄’又称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刚出炉的“蟹壳黄”,不待入口,便觉奇香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其味隽永。制作‘蟹壳黄’,用熬炼七八成熟的菜籽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层次的面卷,再包上馅,置烤炉烤熟即可。”之所以用梅干菜做馅,是因为用其烹制的菜肴,鲜且香。比如我们能常吃到的梅干菜扣肉。肉里渗人梅干菜的清香,而梅干菜又得肉香,肥而不腻,浓香扑鼻。 除了宏村烧饼外,在宏村还有几样其他的“饼”。 糯米饼,0.5元一个。如名,是用糯米做的,芝麻馅,热气腾腾的糯米饼,香甜软粘,但是不粘牙。感觉还不错。 桂花饼,1—1.5元一个。有桂花和芝麻两种馅,皮上撒满了芝麻,咬下去酥酥的,有点像是咱们北京稻香村里的糕点。味道还不错但是特色少了些。 南瓜饼,价格不详,不过绝对不贵。制作的方法很像北京这里做煎饼果子的,样子也挺像,金黄金黄的,又薄又脆,但是味道比较淡。 除了饼,宏村居民们还为夏天远来的游客提供了“配饮”——冰冰凉凉的绿豆汤!1元一杯。虽然很简单但是感觉很好。被太阳晒个大半天来一杯,绝对的享受! 不愧为徽商!旅游胜地客源广,商机大,薄利多销,而且提供的商品种类多,有一定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不过存在的问题也有。 “每次回家到歙县都要带一些灵山豆腐干,到屯溪带些五城豆腐干,自己吃也送朋友。但在外地的超市里,在众多的豆制品品种中,怎么也找不到黄山徽州的豆腐干。在百度里找豆制品可以找到几千条,但没见到一条是与徽州有关的。” “本地的五城豆干什么的并不比外面的差。但即使是在省内的超市内,也是马鞍山的黄池、采石茶干占据货架。本地的龙湾、佳华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兴起。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本土显然是滞后的。” “曾在一个小超市里看到过烧饼,与本地包装相同,还以为是屯溪烧饼,结果一看却是浙江的牌子,大失所望啊,当时就想我们自己的烧饼在本地市场都被外地产品占领了” “在杭州,每个地方都能叫出几个代表性的特产,如:临安特产,笋干、山核桃等。我记得,这些东西在歙县(或屯溪)都是能找到的吧,而且也有蛮多都是自产的优质产品。为什么就是没有名气呢。” “但凡是好东西,大家都爱把它们说成是自己的东西。比如金华烧饼,在宏村就被称为宏村烧饼。其实都是干菜油酥烧饼。但是好像还是金华烧饼更有名些。” 以上是我采访的几位安徽人的回答。其实都是实话。 咱们徽州的好东西真不少,但很多没有标准化,品质差距很大,有的没有好的包装,有的没有保鲜技术,难登大雅之堂。牌子打不出去,知名度仅限于当地,效益不高。最重要的是缺少经营理念。 所以我想根据我的调查说说我的浅见。 就拿宏村烧饼为例。老街100号的救驾烧饼店算是成功打出自己品牌的例子。 先说这个“救驾”。之所以叫救驾烧饼据老板介绍说,1637年,朱元璋避难来到徽州一农家,饥饿难当,这家主人便拿出平时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充饥,吃的他是满口生香,大为赞赏。次年称帝时,朱元璋没忘这家农户的救命之恩,说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贡饼吧。这当然是传说,是真是假咱不得而知。但这徽州烧饼好吃却是数百年来公认的,再加上沾了朱元璋的光,更是声名远播。和当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老板说,很多顾客都是听说了这个传说慕名而来,对饼店的效益大有帮助,听说他家的烧饼经常有人上门、打电话批发,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此外关于烧饼的传说另有一则。相传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早年曾在金华卖烧饼为生。有一次他烧饼做得太多了,一整天都没有卖完,于是到了晚上,为了防止烧饼变质,老程就将剩下的烧饼统统放在炉边烘烤。第二天起来一看,烧饼馅中的油都被烤了出来,变成了油酥烧饼。这种烧饼一上市,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后来经过改良,就成了现在的干菜烧饼。商家可以在这一点上作些文章,同时,打出自己的品牌,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市场。 其实研究这“传说”都是偏招。重要的是质量。仅仅在宏村一天的游览中,我尝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宏村烧饼”,都号称是正宗的。我不知道正不正宗,但是知道好不好吃。有的烧饼吃起来十分地道,但是有个别家的烧饼却逊色好多。如果游客正赶上这些“逊色烧饼”那对宏村的形象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商家应该在品质上多下功夫。可以试试其他同行的商品,去其糟粕,取之精华,从而在同行中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