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绵山之行之一 |
[游记]山西绵山之行之一 |
| 2007-08-06 pconline.com.cn |
|
Re:[悲情玩笑,25楼] 介子推的故事,史书多有记载。《左传》:“晋文公返国,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遂与母偕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绵上者,西河介休地也。”一位雄才大略,饱经忧患的流亡公子,终于登上了王位,在赏封流亡功臣的名单中,恰恰遗漏了一位性高志洁,当年曾割股奉君的名士介子推。久有隐居之意的名士偕母隐入绵山。晋文公求而不获,只好命人放火焚山,逼迫介于推出山。谁知名士宁肯葬身火海,而不愿出而为仕。消息传来晋文公悲痛欲绝,取绵山之木以制屐,步履之间常言:“足下!足下!”痛思昨日之君臣之情,兄北之谊。 这是春秋时期最动人的一段君臣故事。晋文公也是从故去的介子推身上,得出了君王三赏的原则:即辅君似仁义智慧者,得上赏;辅君以实现宏图大业者,得次赏;辅君以汗马之劳,排矢石之难者,下赏。以后开国立业的历代帝王,封赏功臣,无不受益于此。在历史上有记可载的,三晋崛起于诸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便首当其冲。他与名士介子推的这段往事,对后世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穿透两千多年的历史迷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介于推身上轻生死、重名节,轻功利、重义节,轻物欲、重气节的价值观念,时至今日都是晋文化中品质最为高洁的内核。 |
| 转自:http://itbbs.pconline.com.cn/topic.jsp?tid=7071846&pageNo=3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