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绵山游记 |
[游记]绵山游记 |
| 2008-01-05 163.com |
|
绵山游记 周末和家人一起去旅游。目的地是山西——绵山。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寒食节好象就是和这个介之推有关系。因为已入深秋,叶子已经开始凋落,所以整体的景致有些差强人意。但也因为这样,就有了另一种美——落叶之美。 满地是厚厚的落叶,就象是为道路铺了一曾地毯一样。走在其上,很是舒服。再加上路边的小瀑溪流, 倒也是相得益彰,美不胜收。也算不虚此行。 山中的天气说变就变,刚说天有点阴了,立马就开始刮风,天一下就黑了,有点象西游记里唐僧被抓前的情形。山里的风真的很冷,雨水也格外的冰凉。因为有一个刚满一岁的小弟弟,下雨路滑,所以就没有到达山顶,留下了些遗憾。而我却贡献了外套给小弟弟遮雨。我就在风雨里冻了1个小时。该死的天气。 晚上我们住在上山的云峰别苑。 都说山里人朴实,好客。都是骗人的。一间普通的标准间420。当然和泰山比起来,这的山里人是朴实的多了。我们住在13层。要先做观光电梯(就是红绿相间的东西)到9层,再改搭电梯到13层。还好房间有暖气,不然真不知道晚上怎么过。山里的风不是盖的,刮的玻璃砰砰直响,我毛病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换了生地方就睡不着。结果就是我听了半夜的山风。 早7点半就被叫了起来,洗漱完毕匆匆吃了些乡巴老和火腿肠,就开始向今天的目的地正果寺——灵应塔进发。 (说起来就有气,420的房费,竟然连早餐都没有) 刚出宾馆就觉得双腿发疼,是冻的发疼,呼出的是长长雾气。一路小跑的来到了一做寺庙。 太冷连名字都顾不得看了。 到正果寺要从天梯上,那天梯看着就喜欢人。 可到了跟前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再次说明山上的寒冷,台阶上结了一层冰 这下可刺激到家了。一步步小心翼翼的走着,不时还要扶着栏杆。天梯又窄又陡,还没有上到一半,大腿就酸的抬不起来了,感觉就象是刚跑完一个400米一样。 走完了天梯,也累出了一身汗,可腮帮子却被冻麻木了。吃东西时嚼了两下就要停停,稍微缓缓。接着市一段沿山的小道,还好沿途的风景还算可以, 稍微的舒缓了一小刚才的疲劳。大约10几分钟后,我门来到了正果寺。里面供奉着几个真身舍利。就是以前的得道高僧在圆寂后,用泥将其法体包裹住,虽历经千年岁月,却可保其真身不坏。因为是淡季,所以我们得以被允许进入栅栏之内,进距离的观察。以前只在电视节目中看过相关的报道。真伸舍利的面目肌肉线条清晰明朗,笑容絮絮如生。因为已历千年岁月,泥塑有些已经脱落,我可以很清楚的看见那些高僧的指甲和指骨,还有筋脉。当真妙不可言。据说他们圆寂之前要辟谷数月,我能辟谷3天就不错了。因为有规定,所以没能拍下照片,很是遗憾。其实我有机会拍照的,只是为了尊重前人才压下拍照的念头。 灵应塔从外表看是新搭建的。是供奉“空王佛”。塔共九层,分地宫2层,塔身7层,次塔为唐太宗敕命所建,其中供奉李世民所赐的镇塔宝物。上七层分别讲述“空王佛”从降世到成佛的过程。大家千万别觉得这7层好爬,很多人都是爬到5层,甚至6层就不爬了。他们离佛就差一不,所以用出家人的话说,这些人与佛无缘。为什么难呢,因为上塔的木梯几乎是垂直的,而且梯子很窄,撑子又很短,极其难上。每一层要爬两个这样的梯子。 我们一行四人很艰难的才爬上了顶层。从塔上望去,是连绵的群山,很是壮观。 可塔上的风却也比刚才更大更冷,满耳都是呼呼的风声。才照了3张,拿相机的手就僵了。 终于我们还是耐不住寒冷,我们饶塔一周后,就进去塔里,观赏壁画了,很象墩煌的“飞天”。下塔比上塔更艰难,一不小心不是碰头就是撞着后背,再不就是咯着屁股。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天梯,喜欢刺激的朋友可以来玩玩。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 现在我门下的是结了冰了台阶。 我两次险些滑倒。幸亏以前练过。协调性好。说实话,刚滑着那一瞬间,魂都没了。小心再小心的走下了天梯,回头看看刚才的路,突然觉着不过瘾。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
| 转自:http://lin-fan.01.blog.163.com/blog/static/41061215200792967256373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