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绵山、山西游记攻略 |
[游记]绵山、山西游记攻略 |
| 2008-01-25 uutuu.com |
|
2600年前,晋国大夫介子推“割骨奉君”典故流传青史,自此山以人名; 1400年前,唐高祖李渊敕封绵山为“古老神奇的大道之山”; 10年前,阎姓一人斥资8亿使久藏深闺的绵山重现于世; 从此,绵山瑰丽神秘的面纱被徐徐揭开……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绵山雄踞太岳山北端的山西介休市东南二十公里处,主峰海拔二千五百六十多米,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民间故宫——王家大院,集奇山秀水、古迹典故、佛寺道观于一体,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举世瞩目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绵山地杰人灵,孕育出诸多志士仁人。春秋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介之推,东汉饱读史书、育人无数的郭泰,北宋辅佐四朝、从政50载的文彦博,被人尊称为“介休三贤”。春秋晋国公感怀介子推,于塔岩头建明道坛以明心志;隋末李世民曾在绵山雀鼠谷大败宋金刚,收降尉迟恭;贞观十四年拜绵山祈雨,次年挂铃还愿;民国十五年(1926年)瑞典王储古斯托夫考察观光绵山后,曾作诗赋文赞誉绵山;抗战初期,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渡黄河东征,在雀鼠谷击败晋军,占领同蒲铁路,之后,介休抗日民主政府依仗绵山之险进行了了长期的敌后游击战争,谱写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一首壮丽史歌。绵山还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如左丘明、屈原、刘向、司马迁、贺知章、李商隐、张商英、白居易、苏东坡、顾炎武、傅山等来此参禅礼佛。 这座埋着介子推千古忠魂的名山以其包容天地、吞吐万物的气势融合儒、道、佛三教于一体,吸引了络绎不绝的登临者,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旅游区内,2000余个名刹古庙星罗奇布,通体气势中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充满慈悲、无边无际的佛性空灵之感,三国迪公、北魏昙鸾、唐代田空王等高僧高道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快净土宝地来此修行养性。空王殿内所有构件,包括台坐门拱等都保持了唐代以前的风格;云峰寺的石佛殿等殿宇内,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时期的雕塑异彩纷呈。东汉古刹铁瓦寺、三国曹魏抱腹寺、北魏鸾公岩铁佛寺、唐代回銮寺等寺院以及建筑面积达三万平方米的道教建筑群———大罗宫,共同构筑了绵山大道归一的思想。在峭岩绝壁,殿宇林立,古筑肃然,钟声悠悠,香烟燎绕,佛光普照中不由得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佛门真身舍利传奇 正果寺内现存唐宋元历代高僧坐化成真的包骨真身像15尊,这些真身一如圆寂时形态,筋骨不断,灵魂不散,容颜如生,1500年来不腐不败,它和埃及木乃伊的不同之处是从未用香料和药物进行处理而存现于世,被考古专家称为世界奇迹。真肉体金身像对佛教的弘扬有着重大的意义。高僧圆寂后留下的真身,仿佛凝聚着佛教的真谛和内涵,使四方信徒因思念怀恋而生仰慕之心,睹真身如见真佛,因此更加潜心修行,期望与佛心灵感应,佛现身指引迷津而早成正果。 景区内有舍利塔林6座,内藏舍利百余颗,舍利因多是高僧焚化后所留结晶体,更成为佛门玄秘,并非常人所能揣测,简单的科学研究认为,舍利是由于出家人常年食素,豆制品吃的较多,钙质积聚沉淀而产生的体内结石;又有些人认为,舍利是佛门人在精气神上的修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终成 “丹”,即“舍利”,但是这些看法仅仅是把舍利当作是身体的产物,却没有能解释“舍利”的种种奥妙之处。 舍利分“身骨”舍利和“非身骨”舍利,“身骨”舍利大多是由高僧遗体焚化所得,“非身骨”舍利则是信佛人精诚所至,佛格外为之显示,如佛教中的“灯花报喜”现象。 供养﹑瞻礼舍利可以出现种种灵异现象,可谓“神变无方”。印光大师曾举一例: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给他几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后﹐发现舍利变成几百颗之多了。这些灵异现象﹐乃是“佛菩萨欲令一切见闻者﹐深植善根﹐特为示现”。所以﹐佛教的舍利﹐是不可以凡情世智妄测的。 绵山7月——9月日均气温23℃,山中温差大,降水丰富,云雾多,森林覆盖率高,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可使人烦热顿消。 绵山之险。上绵山,先给你来个下马威,车沿着碗蜒的盘山公路向绵山驶去,行至半山腰,举目向窗外望去,1000多米高的山崖,如被斧劈一般矗立在天地之间,陡峭笔直得让人不由倒抽凉气。车轮好像被悬在空中,随时都能掉下悬崖,在峭崖绝壁的边缘上行驶,车下真的就是万丈深渊。路边的“护栏”在心理上都显得微不足道。其实真正的险在后面,兔桥、天桥、古云梯、铁索岭、舍身崖等绝壁险道惊魂慑魄,令人咋舌,刚才的险在车中,而这些却需要人亲历,那镶嵌在绝壁深壑之间的栈道每一步都战战兢兢,一个不小心就会掉入万丈悬崖。 绵山之奇。云峰寺,又称抱腹岩,因山势如两手挽腹而得名。抱腹岩坐东面西,是一座高约60米、宽180米、深50米的巨形岩洞,容200余间寺庙与20000游人于内而不拥挤,堪称天下第一岩。自岩上仰望,只见殿宇参差,勾栏蜿蜒,犹如空中楼阁。它腹内包容的绝不是200余间殿堂庙宇和20000余个芸芸众生,更包容着巍巍绵山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和佛教有容乃大的至高境界。 绵山之秀。夏至绵山,满目皆是苍山秀水,水涛沟里流水潺潺,溪流综综;奇木怪石,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飞瀑落珠;清风阵阵,沁人心脾;养生园内绿树成荫,青草成席,蝉鸣鸟叫,如入乡野,新鲜的空气轻拂脸庞,满眼青青,翩翩起伏,如漫山波涛,又如柔美的女子,轻歌曼舞中翻飞长巾翠袖,沿山路徒步前行,脚下道路由天然岩石铺就,润如青玉;两旁树木密集,内倾拱合,似绿色屏风,遮蔽艳阳,一路缓缓走来,时而轻步越木桥,时而踏石过流水,一路仰看青山,俯听流泉,诗情画意尽在心中。 绵山之美。黄昏时落日红艳如晶莹宝石,余晖将绵山上的天空晖映得绚丽多彩,鱼鳞状的乌云上烧起熊熊大火,一条条鲜艳的彩缎被大火烧得十分刺目,晚霞在天边不断的变化着,夕阳的光芒好似淘气的孩子从晚霞的缝隙中露出,山峰、树木、游人都像被镀了金边一样,洋溢着热情似火的光芒。而雨后初晴,看云雾缭绕,如入仙境,眼前一片翻滚的云海,海天相接,山峰半掩,好似海中若隐若现的孤岛,又似天边飘飘渺渺的楼阁,有的云在我脚下,有的云在我头上,置身云海,这世间就象只剩下了我,却又找不到我。 绵山之灵。蜂房泉是国内绝无仅有的悬泉,数十个悬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冽甘甜,富含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这神奇的圣乳泉自然有神奇的功效,可软化血管,美容养颜,排毒清秽,延年益寿。 绵山之绝。抱腹岩挂铃是绵山一绝。站在岩下,可以看到陡立的岩壁上有无数系着红绳的挂铃在风中摆唱。每逢庙会,许了愿的善男信女雇人从岩顶将挂铃者用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前后晃动将人荡进洞内,挂铃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操作完毕再用绳子把挂铃者放到岩下。场面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我想佛主若有灵,定会被信徒的虔诚感动!
|
| 转自:http://www.uutuu.com/guide/article/detail/3494933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