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道绵山行

[游记]大道绵山行

2008-05-22    sina.com.cn

绵山地处山西中部,从太原南行126公里到介休市,介休西南17公里就是绵山。她地跨介休、灵石、沁源三个县市;是北京至西安旅游黄金走廊的中心和枢纽。绵山最高海拔2566米,山势巍峨起伏,绵亘百余里,有丰富的历史遗产与人文景观;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绵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闪耀着大道思想灿烂绚丽的文化光芒,众教相融、包大众各脉、以忠孝仁义教化天下,倡导中华民族亲如一人,世界各国好如一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政策的教育基地。
千百年来,绵山享誉海内外,登临者络绎不绝,来到山西不能错过一睹绵山的机会,有人说她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去过那里的人就会知道,就种说法并不夸张。先说奇岩,绵山有大小天然岩洞百余个,最大的一个叫抱腹岩。抱腹岩之大可容纳二百余间殿宇、几万名游人,堪称“天下第一岩”。绵山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恢复完善的龙头寺唐营、天桥石勒寨就再现当年的历史。秀水令绵山增添了几分北方山脉少有的灵气。在水涛沟,几十处大小不一的瀑布形成异彩纷呈的瀑布群,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在蜂房泉,天然石钟乳倒挂在崖壁上,滴下的泉水清洌甘甜,如珍珠断线滴落有声,此情此景即使在名声显赫的三山五岳也难寻难觅。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绵山的历史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是一派人间仙境。绵山自古就是道教名山,这里有天下第一道观大罗宫,还有中国最古老弘扬大道思想的殿堂——绵山明道坛。此外,山间大大小小一百多处修行洞曾吸引了历史上18位帝王,数千名人在此修练。悠久的宗教文化造就了绵山丰富的建筑文化,绵山归来不看观,绵山寺观的古老、众多和宏伟,是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拟的。它们大多背靠峭壁,逐级而建。有的高耸于云峰,有的镶嵌于绝壁,形成了金碧辉煌的建筑群。绵山依山势而建的殿宇,令人心驰神往。古壁和奇岩、险道、秀水、古柏一道,绘成了一幅雄奇的自然景观和博大的人文景观的画卷,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绵山是值得尊敬的老者,见证着几千年来的沧桑,向每一个拜访他的人诉说历史、传递智慧。绵山是胸襟广阔的豪杰,雄浑有力又不失张扬。绵山是清新秀丽的女子,灵气十足,惹人怜爱。或静若处之,任你倾诉;或热情奔放,难以入怀。

绵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也是我国大道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介之推名四海是我国最早遵崇大道思想的典范,也就是这造就了他与绵山的不解之缘。说起介之推在《左传》、《史记》等都有记载,他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县、节、俗铭记的历史名人(介山、介休、寒食节、清明)。
清明节原意是晋文公告戒自已清政、廉明;后来就演变为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以各种形式凭吊、祭扫故人,抒发思念之情。旧时还有清明节期间三天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的风俗,清明节后三天就是寒食节。这些都是百姓为纪念自已喜爱的人而形成的民俗。说起清明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历史故事。相传春秋时晋国多难,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在流亡途中,重耳饥饿,随从中有贤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熬成汤,救重耳于危难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割股奉君”。重耳在经历了十九年的流亡之后,终于当了晋国的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执政之后,曾经跟随他的有功之臣都得到高官厚禄,只有介子推弃官为民,背着母亲一起来到景色秀丽的绵山岩洞中隐居。晋文公率领大臣到绵山访贤,想到介子推是孝子,如果放火,介子推为保全母亲的性命,一定会背母出山。谁知大火烧了好几天,介子推母子被活活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万分悲伤、追悔莫及。每年到介子推蒙难的这天,晋文公都十分感伤。为纪念介子推的高风亮节,于是把这一天称作清明节。清明前后,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后人缅怀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举烟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到三日,寒食节的风俗从此就流传下来。作为介子推蒙难的见证——绵山,又被叫作介山,山下的介休县也因介子推而得名。据说,当年晋文公曾让随从把绵山被焚的残木,给自己做了一双木鞋,每天上朝时都要穿上木鞋行走,目中默念足下,铭记自己的过失,后来人们就把最忠诚、最值得尊敬的朋友称作足下。“南有屈原、北有介子推”,这是叶剑英元帅的重要观点。介子推功不言禄的高风亮节为后人广为传颂,成为千古佳话。绵山上许多景区都与介子推母子的故事有关,山上现有两株一大一小并生的柏树,人们说这是象征介子与介母的子母柏。介子推一生崇尚的道德、忠孝、仁义教化天下,他的大道思想至今也昭示后人。要淡泊名利、注重人格、不求厚禄,介子推也因此成为绵山之神。有关他的足迹和历史故事给每个游人在心中点亮了一盏人格魅力的明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cc97f301008ls8.html2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