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明绵山探春 |
[游记]清明绵山探春 |
| 2008-05-22 sina.com.cn |
|
在确定了期待已久的晋中之行后,住宿、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先后接踵而来,考验着大家的耐性,在哈撒雅奇坚持“不惜一切走出去”的精神支撑下,一个个问题最终迎韧而解。四月三日晚我们分别在北京和呼市踏上了去往介休的列车,第一次做计划,不知道能不能让大家玩好,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在火车上睡了一宿,次日早七点四十抵达介休。其他三个北京游伴比我早到两小时,此时已到绵山提前定好的宾馆中等我了。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出站后乘坐上去往绵山的中巴,急切想要见到老朋友的心情使我忘却了疲劳。一路都是盘山公路,车一侧尺余左右即为万丈深渊,另一侧为陡立的石壁,壁与车之间容一车通过。坐在靠崖的一侧,但见淡淡的云雾笼罩群峰。放眼绵山,层峦叠嶂,山势雄险,似有一种包容天地吞吐万物的大气! 我们是提前在绵山驻京办预定的宾馆,还享有门票八折的待遇,哈撒雅奇已经将我的门票买好,顺利进入景区后,直奔聚贤阁宾馆。当气喘吁吁的我得到老朋友的见面拥抱时,心里只剩兴奋和塌实。 出行前在网上得知,清明节就起源于绵山。介休因春秋晋国重臣子介子推隐于绵山,晋文公焚山迫出而使其亡,为纪念其高风亮节而定名“介休”,四海遍以初春寒食之日,缅怀子推,又因寒食、清明两节相近,到唐代合而为一,形成中华民族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之时寻根清明发源之地,祭拜忠孝先烈介子推,也为我们此次出行更添一分意义。 绵山景区非常之大,为了不影响行程安排,我们顾不得寒暄,收拾好东西哈撒雅奇、小灰、釉子和我一行四人匆匆上路了。出了宾馆对面就是我们的第一站--一斗泉。 图中方块处既为我们入住的聚贤阁宾馆。绵山的宾馆几乎全部是悬崖宾馆,其实绵山整个景区可以说就是建在悬崖之上,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崖,很是刺激。住宿、餐饮设施建于悬崖,一是节省空间,二是开拓路面,三呢“住在悬崖上、吃在悬崖边”本身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绵山此举可谓一举多得。 出行前做好了功课,网上的攻略有说一斗泉很不起眼,不经意就会错过。果然不假,我们找了半天,经人提醒后终于在洞真宫西配殿山墙与山崖间的缝隙里一睹其真面目。泉眼形似大斗,静谧的泉水贮存在斗池之中,旱不枯、涝不盈,取一勺补一勺,取一斗补一斗,分毫不差。网上说其“洁净甘冽”,我本想饮上一口,感慨一番。怎料釉子多嘴说其象洗脚盆,遂打消主意。 不必出景区,即可从一斗泉直接登天桥。天桥是一处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世间奇特的云中栈道。上离山顶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是我国唯一的一位从奴隶到皇帝的传奇人物--后赵石勒所建。剑峰插云,山险崖峭,一条银带自南向北腾空而起。绵山的建筑多依山而建,高大雄伟,背靠峻岭,面朝峡谷,由于没有足够的拍摄距离,几乎都取不下全景,遗憾至极。 天桥沿线有很多古迹,最有意思的是须弥石——一块传说从古印度须弥山飞来的石头。须弥石树立在岩拱内,仿佛整座岩拱的都是被它托起的一样。 天桥内侧山体凹陷,全长50多米的山岩向内拱,依山而建的道观中供奉着太上老君下古时代的十五世应化身。 绵山景区内大多为道教胜地。天桥下,有唐太宗李世民为拜谢太上老君的点化、授予神权之恩,敕建的洞神宫。整个天桥景区气势宏伟,配上桃花流水,本应是绝佳美景。可惜设计者画蛇添足,弄了条不伦不类的大蛇盘于山上,遮盖住了一个古时兵家的迷魂阵。 其实这是三个人的合影,釉子,你倒是露个头... 景区内四处是峭壁,如斧劈刀削。重重山崖绝壁间,工整平直的道路,决非单凭人力所能及,这山势本身便是竟是一道奇观。更令人称奇的是绵山上的建筑,多是依绝壁而临深谷,仿佛已溶入山体;还有的竟以悬崖为基,公路为顶,日日受车轮碾踏,却无坍塌之虞。 转过山后,再过一门楼,便远远的望到了一处立于山崖之上的雄伟建筑。正在我呆立之时,一车急停于身边,下来几个手持长枪短炮的家伙不动声响的对着建筑一肆狂拍。我这才想起手中的相机,虽不抵人家的专业家伙,小试牛刀应该还过得去。继续朝目标前行,我信誓旦旦的对小灰说早晚俺也会有一部自己的单反的! 来到它脚下,使劲仰起头,刚刚能看到其顶部的边缘。大罗宫,高110余米,建筑群总面积为30000多平方米,为全国道观之最。整座大罗宫,建于山崖峭壁之上,驮负着这座庞大宫殿的山崖,就如同一头俯卧着的混元狮子,狮背上金碧辉煌,矗立山间的大罗宫,气势浩大,庄重威严。怪不得称大罗宫为北方的布达拉宫呢! 大罗宫取意于“三清上,曰大罗”,是比“三清”所在的三十六重天更高的三重天,寓意为至高无上,法力无边,泽及万物。要想登顶三重天是要有一定体力的。在我们做出登顶决定的时候,小灰仰脖不语,权衡再三后,毅然决定脱离团队,去乘电梯,相约在山顶汇合。老天似乎有意要考验这个穿着哥伦比亚登山鞋的姑娘,我们爬到山腰时,收到小灰的短信“等等我,电梯坏了。”哈哈...我们一阵坏笑。 从山顶向下望去,桃花朵朵开,春意盈盈来。 山上的建筑全为道观,看到不少修行的道士,不知真假,一个劲儿的在忽悠游人上香,想必香火钱肯定不菲。我们对这些后修的建筑没什么兴趣,只在最顶端的三清殿中转了转,殿内冰爽入骨,站在门口,可以感到一股股冷风往外冒,不知道冬天会怎么样?釉子同学在山顶还看到了“大灰机”。下山后发现电梯又运行正常了,哈哈...(依附山体的砖红的建筑既为电梯) 离开大罗宫景区后,西行不远就到了圣乳泉。一个在网上被说得天花乱坠的景区,来之前一度令我心驰神往。见其真身后,失望得要死!欺骗性也太强了,人工做了两条刷满金粉的铁龙,嘴里吐着水,这也配叫著名景点?还真有些目光短浅者在那儿拍个不停。 我们停也不停,直赴龙脊岭。时间已近正午,釉子抱怨昨晚上了火车到现在还没吃饭呢。遂加快脚步,我们需尽快赶到龙脊岭找到水源生火做饭。龙脊岭,顾名思义,又得爬山!小灰再次决定“抛弃”我们,人家穿着哥伦比亚的冲锋衣、探路者的冲锋裤、哥伦比亚的户外鞋,打扮得无比专业的去乘缆车去了,唉,这年头的有钱淫啊... 选择徒步登山要经过龙头寺景区,跟天桥一样,本来挺美的景区,画蛇添足的弄了个大水泥龙头,真是最大的败笔。中国人好象特别擅长干这种事,未进山门,远远便能看出一个假字。 龙头寺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唐太宗李世民来绵山朝山谢雨,见双龙显灵而起名为龙头寺。人家小灰可能此时已经到山顶了,我们也不敢多停留,顺着山间崎岖的小路,向龙脊岭的最高出进发。 沿途经过唐营遗址、子推母子像等景点,都是些人为后建的东西,没什么意思。一看而过,继续前进。沿途两侧伴与松柏,还偶遇一过路松鼠,为枯燥的登山平添一份情调。一路而上山路很窄,蜿蜒崎岖,爬得甚是辛苦。爬山过程中哈撒雅奇发明了一套形似不雅,但颇为实用的四足登山法,并在第二天的行程中得到推广及广泛应用。 在后军大寨与小灰汇合,并找到了山泉。传说此处为当年李世民带兵打仗之处,现在后修了一些兵营、军帐之类的。我们个个饥肠辘辘,无暇游览,抓紧时间烧水做饭。我们将露餐地选在山崖边,一边是万丈山崖,一边是潺潺的山泉,附近松柏青翠,鸟鸣悦耳。放眼山谷,尚存微薄雾气,偶有清风拂面,顿时感觉羽化成仙。可惜野炊照片不幸遗失。 方便面、牛肉、面包、火腿、鹌鹑蛋...看来大家是饿坏了,将所带物资抢食一空。又煮了一锅咖啡和一锅奶茶后,方算满意。可惜没带防潮垫,不然可以好好的眯上一会儿了。整理好垃圾,洗净锅碗,朝下个景点进发。 我身后是多窟修行洞。里面有历代修行高士遗留下来的修行养生的箴言功法。看此处的自然环境,绝对是道家养生中法则中,修心、养气、凝神等修炼过程中不可多得的绝佳场所。 当年在绵山修行的仙人高士们,今日或许已经驾清风而上直入九霄,留下来的这翠绿仙踪,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遐想。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c447b01009dd7.html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