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镇江“三山一渡”印象

[游记]镇江“三山一渡”印象

2010-05-03ctrip.com

镇江“三山一渡”印象

咱们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好山好水、名胜古迹实在太多,到目前已经有38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象镇江这样的旅游城市更是数不胜数。镇江有30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是东吴的国都,名京口。镇江北临长江,自然景观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历朝历代名人辈出。与镇江相关的神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比比皆是,如“水漫金山”、“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兵”、“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

日前,我去了一回镇江,走马观花一般游览了“三山一渡”(金山、焦山、北固山、西津渡),回沪后记下几段文字,只能算做浮光掠影吧。

金山 首先想去的地方是金山寺,这归因于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白蛇传”。小时候爱看戏,这“白蛇传”看了好几回。虽然我天生胆小,十分害怕蛇之类的东西,但是我非常喜欢美丽善良的白素贞和忠心勇敢的小青青,她们在我的心目中已经不是蛇精,而是可爱的女人。我痛恨法海,心想你一个老和尚,又不能娶老婆,无缘无故吃什么醋?人家恩爱夫妻碍你什么事啦?为什么要想方设法拆散他俩?简直是可恶之极!因此,每当看到白娘娘和小青青率领虾兵蟹将兴风作浪水漫金山,我就会高兴的欢呼雀跃,巴不得掀起滔天巨浪立刻把令人厌恶的法海吞没。遗憾的是,最终白娘娘因为腹疼难忍不得不退兵,功亏一篑,白白便宜了那个老和尚,每回看到这里我就恨的不得了。

白蛇变成美女自然只是神话,但法海在历史上是真有这个人,而且是一位高僧,俗家姓裴,其父曾任唐朝宰相。据说正是这个法海在岛上掘出一桶金子,用它重建寺庙,此后人们就把这岛叫做金山。

金山寺大门上方高高悬挂着的匾额上,分明是康熙亲笔御书的“江天禅寺”四个大字。只因为这山叫做“金山”,人们就顺理成章地把这寺庙叫做“金山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金山寺”名声在外,盖过“江天禅寺”。我四处寻寻觅觅,没找到白娘子水漫金山(姑且当真)的水源长江。原来,金山本来是江心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孤岛,后来由于江岸北陷南涨,至清朝后期,金山与南岸相接,而江水北移远离金山。因此今天站在金山上放眼北望,浩浩长江离此足有几百米远。

金山实在太小,叫做“山”有点抬举它了。从正面看,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的殿堂楼阁把小小的金山包裹得严严实实,“见寺不见山”;从侧面看,金山非常象一只大大的“高脚馒头”,北坡的庙宇建筑象是从上到下给它披上了一件黄袈裟,山顶耸立着七级慈寿塔。高塔、寺庙、山林浑然一体,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极具观赏性。

金山寺的主要景点还有康熙“江天一览”碑、法海洞、天下第一泉等。

焦山 焦山是长江中的岛屿,与金山相比,焦山要大许多,而且只在南麓建有定慧寺,因此,当我沿着石阶一路上山时,总的感觉与金山恰好相反,是“见山不见寺”。山顶建有七层宝塔,外墙彩绘十分精美漂亮,塔内周边上下共有万座镀金小佛,故名万佛塔。由于焦山处在江心,登塔眺望,大江东去,历历在目,比在金山慈寿塔上看长江要近得多、清晰得多。不过江面并不开阔,没有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那种浩淼境界。

焦山的主要景点还有著名的焦山碑林、炮台、乾隆行宫和御碑亭等。

北固山 提起北固山,不少人一定会想到辛弃疾的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更多的人不一定知道北固山,却肯定知道甘露寺,因为三国演义中“甘露寺刘皇叔招亲”的故事在民间可说是尽人皆知。然而当我走进北固山甘露寺公园,抬头一望,只看见一座由石块加砖头砌成的青灰色箭垛城堡,既不见寺也不见山。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反差:那本该远离世俗的佛门净土金山寺,却象一个色彩鲜艳花枝招展的美人;而曾经上演刘备和孙尚香之间风流韵事的甘露寺,反而象一个灰头土脸呆板严肃的武士,这实在有点阴差阳错,太不合理。不过再一想,作为历史舞台,这与当年发生在这里的危机四伏杀气暗藏的情景倒是相当的吻合。

北固山的主要景点还有铁塔、多景楼、祭江亭、试剑石等,大多与三国故事有关。

西津渡 西津古渡位于镇江云台山麓,紧挨着原英国领事馆,离金山寺很近,由于相同的原因,也早已远离长江。如果不是“待渡亭”、“水上救生会”等遗迹的提醒,人们很难把它与曾经盛极一时的长江渡口联系在一起,倒更象是一条几百米长的苍老斑驳的古街巷陌:青石小路弯弯曲曲、忽高忽低,小楼石塔错落有致、原汁原味。漫步在西津渡街,仿佛时光倒流,往事越千年,这里一派繁忙喧哗繁荣景象。京口(镇江)正处古代中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十字交汇点,而西津渡便是它的唯一渡口,其无可替代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一年四季,满载粮食货物的大小船只穿梭不断,官宦、商贾、文人雅士、平民百姓南来北往如过江之鲫。中国历史上因战乱数次大规模南迁的中原移民大半在这里上岸,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无不“到此一游”,李白、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曾在此留下为后人传诵的诗篇。在江北,与西津渡对应的渡口,是隶属扬州的瓜洲渡(渡口现已沉没)。当年王安石由西津渡过江北上,夜泊瓜洲,回望京口,一声叹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成就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镇江“三山一渡”相距不远,从上海去,早出晚归,一日游足矣,喜欢“发思古之幽情”者不妨走走看看。当然,不能用黄山、桂林等来参照。

(王安石诗全文为“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金山寺山门)

(眺望长江)

(金山)

(西津渡)

(过街石塔)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3-r1286117-journals.html53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