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雍和宫,旅游指南 游客游记 |
[游记]雍和宫,旅游指南 游客游记 |
2008-06-13 8008409967.com |
雍和宮位於市區東北角,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改稱雍和宮。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可以說,雍和宮是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雍和宮由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宮大殿大雄寶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等五進宏偉大殿組成,另外還有東西配殿、“四學殿”(講經殿、密宗殿、數學殿、藥師殿)。整個建築佈局院落從南向北漸次縮小。 而殿宇則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壯觀,具有漢、滿、蒙、藏民族的特色。佇立雍和宮的南院,可見一座巨大影壁、三座高大碑樓和一對石?摇坝汉烷T”的天王殿。殿前的青銅獅子,造型生動。殿內正中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笑容可掬、坦胸露腹的彌勒佛。出天王殿,院中依次有銅鼎、禦碑亭、銅須彌山、嘛呢桿和主殿雍和宮。主殿原名為銀安殿,是當初雍親王接見文武官員的場所,改建喇嘛廟後,相當於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 出大雄寶殿,便是永佑殿,建築結構同天王殿,為單檐歇山式,“明五暗十”構造,即外面看是5間房子,實際上是兩個5間合併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殿內正中蓮花寶座上,是3尊高2.35米的佛像,係檀木雕制,中為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左為藥師佛,右為獅吼佛。出永佑殿,便到法輪殿。左右兩側為班禪樓和戒臺樓。法輪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頂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樓,有5座銅質餾金寶塔,為藏族傳統建築形式。出法輪殿,便是高25米,飛檐三重的萬福閣。其兩旁是永康閣和延綏閣。兩座樓閣有飛廊連接,崢嶸崔嵬,宛如仙宮樓闕,具有遼金時代的建築風格。萬福閣內巍然矗立一尊邁達拉佛(彌勒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寬8米,是由六世達賴喇嘛進貢的、用一整棵名貴的白檀香木雕刻成的。據說乾隆帝為雕刻大佛,用銀達8萬餘兩。這尊大佛也是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還有一個木雕三絕在萬佛閣前東配殿照佛樓內,名金絲楠木佛龕,採用透雕手法,共有99條雲龍,條條栩栩如生。
|
转自:http://www.8008409967.com/web/artc/4240.html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