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长城游记 金山岭长城篇(二) |
[游记]十一长城游记 金山岭长城篇(二) |
2008-06-27 sina.com.cn |
我们一行于12:30离开司马台,于1:10分,我们到达了30公里外的金山岭。 老规矩,首先来一个景点布局图: 补充一点金山岭长城的知识: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龙峪口,全长10.5公里。隆庆元年(1567年),由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它因所处位置地势平缓、易攻难守,加之其修造较晚,营造者可以充分借鉴以往历代长城修建的经验,在提高总体防御能力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组成了一道城关相连、敌楼相望、重城护卫、射界交叉、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有许多军事设施为万里长城所罕见。而且它不仅防御严谨,从修造艺术上来看,亦别具风格。仅敌台的建造形式就有方楼、圆楼、扁楼、拐角楼;箭窗楼也分为三孔楼、四孔楼、五孔楼不等。金山岭长城堪称为我国万里长城的精粹,“文字砖、障墙、挡马墙、麒麟影壁”堪称长城四绝,比起闻名中外的八达岭,有过之而无不及。1992年11月15日,亚洲著名“飞人”柯受良驾驶摩托车的成功飞越,更使它蜚声海内外。 在约20公里长的金山岭长城上,设有大小关隘5处,2座烽火台,还可观赏到67座形态各异的敌楼,有方形楼、圆形楼、扁形楼、拐角楼;有平顶的、船蓬的、穹顶的、四角钻天和八角藻井顶的。敌楼均为两层:下层有纵横六条拱道,可容六、七十人;上层有一间供士卒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小房,一个个建造得精巧别致。还有挡马墙、障碍墙、射击孔、投雷孔、了望孔等,设施齐备,布局合理。 其实,简单一点说,中央台新闻联播长城的取景就是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相比,风格迥异,司马台属于险峻,金山岭属于秀丽。当然,和八达岭相比,这两段长城简直就是天堂。 索道上行17分钟后,到达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有气势的敌楼: 看右边蜿蜒的长城,就是中央台长城的取景处: 左边的长城景象,丝毫不逊色于右边的长城: 再来一张右边的长城: 一座敌楼,虽然经过修缮,但岁月的痕迹仍然斑斑点点: 这样的感觉是不是更加的震撼一些,姐姐也来了一张: 这里应该是后面修缮过的: 敌楼,不知道名字: 墙边的花儿绽放: 远景东线,可惜相机不行,但仍可以看到在险峻山岭上的长城。这里遇上两个老外,用英语在说:当年中国人是如何修建到这个山上去的,呵呵: 继续前行: 长城开始破旧,久未修缮的痕迹: 妈妈也来一张: 这里到处都是瓦砾,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4693101000bn0.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