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上方山和楞伽塔 游记攻略 |
[游记]上方山和楞伽塔 游记攻略 |
2008-06-27 ctrip.com |
很早就注意到苏州旅游地图的左下角有一处石湖,石湖旁边一大片绿色当中有一座楞伽塔,从吴江回来的高速公路也能远远地看到它,一向有兴趣,2005年8月28日,终于走了一趟。 十二点出门,搭33路公共汽车到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门口,然后便是步行。最近下过雨,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不时有一两摊水,于是得小心在意地躲避偶尔经过的车辆。一边是山,对照地图知道是所谓的上方山,郁郁葱葱的,满是绿树,却给一道高墙阻隔了;一边是凌乱的农舍和同样凌乱的一畦畦地,在山脚下微风大概失却了方向,不自觉地裹携了有机肥的味道。步行了大约二十来分钟,终于拦住了一部车,车上一男一女,应该在三十多岁,提出搭顺风车,他们居然同意了。不过,顺风车只搭了半分钟,因为拐过山脚,便是“石佛寺”的入口。以为这便是公园的入口了,于是下了车。后来发现不是,于是继续向前行,运输石块的重型卡车扬起沙尘,碰到两车交汇,只能跳到路边的树下。正为难的时候,刚才的那部车也兜过来了,并主动停下来。于是又搭了一次顺风车。不过,这次时间更短,因为只几十米,便是上方山森林公园的正门了。 进入正门,便看到山脚下一处高阁,拾级而上,发现不过是一个拙劣的人造景观,在石墙上装饰了两个龙头,龙头下方是一个小池子,里边积了混浊的绿水。这里就是门票背面标示的景点之一----宝积泉。也没有兴致缘石阶登阁一览了。 继续南下(?),很快出现金光大佛。过了山门(?),爬上平台,看到一个牌坊,上书“苏州中日和平园”字样。不知道高高在上的弥勒大佛是不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曾经在苏州扬武耀威的日本人后来赞助塑的金身?附近还有一个花菖蒲园,也说是得到日本Ayame协会的赞助。中国政府放弃了战争赔偿的要求,日本人便乐得到处充善人吧。后来在左近看到苏州政府立的一块小石碑,说和平园为纪念二战结束五十周年而建,1996年完成。 于是决定登上去看个究竟。牌坊后,整齐的石阶一路向上,直到大佛膝下,让金身大佛更显得气势庄严。好久没有锻炼过了,为了测试一下体能,决计一步两个台阶跑上去,但过半之后便觉着小腿酸胀,大腿灌铅,只好改为一步一个台阶,但勉强支撑到最高处,气喘吁吁,双腿发软,而笑容可掬、憨态可爱的弥勒佛似乎并没有看见。 不过,即便到了山顶,巨大金光大佛也还是可望而不可及。大佛的宝座四周排满了尖锐的铁钎,登上宝座的唯一阶梯也竖了一道铁栅门,同样排了尖尖的铁刺。后来见大佛右耳上方似乎有些许缺损,猜想有人居然敢在大佛头上抠金,也便释然了。 偶尔也有游客到山门,但都在山下燃一炷香了事,大概望山生畏,最终望而却步。下山的时候,粗粗数了数,大概有二百多个台阶。 离大佛不远,有一个孔雀园。守门的女人说:饲料两元一包,每个人都要买的。这后一句话说得很有水平,大概唬住不少人,因为后来看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游客,都拿了饲料。不过,孔雀却真的非常多,似乎清一色的蓝孔雀,有几个耐不住寂寞,还开开屏,娱乐一下游客。还有一种野鸡或雉,一群一群的,也不怎么怕人,顾自在草坪上寻食。 孔雀园外有一条长廊,紫藤的长廊,不过,八月底的这个季节没有花,只有凉荫。但今天虽然有些湿润的燠热,却不见太阳,所以长廊只剩下一丝情趣。长廊旁边是梅园,也只有一株株带些倦意的梅树。这个季节似乎除了绿色还是绿色。不过,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就是市躔所没有的清幽。 在园子里绕了一圈,才在索道的下方找到隐蔽在树荫里的上山的路。路是石砌的,十分平整,而且平缓。山道边的石凳上偶尔有人坐下来,但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消磨时间。不一会儿,便到了山顶。 山顶上便是曾经多次遥遥望见的楞伽塔。塔高七层,靠东方向比一般的塔多了一个门廊式的赘生物,最里边紧靠塔身有一尊佛,似乎微微低着头,有些“既在矮檐下”的气象,而且,眼圈也黑黑的,露出病态或者至少倦态。楞伽塔似乎是沙土结构的,外边涂抹的一层水泥已经开始剥落,露出松散的沙土本质来。不过,游客大多忙乎着在西边的铁架子上爇香,并鞠躬。倒是平台南端的石凳上,并排坐了几位衣着朴素的老妇,和了佛乐的调子,专心致志地唱着“南无阿弥陀佛”,在清静的山顶上,声音似乎也算得上洪亮。附近有一口钟,2000年铸造的,很小,所以只有一座钟亭收容它。钟亭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夸张地说:风摇塔影影接八溪七里,云带钟声声连三界四方。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596634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