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中)

[游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中)

2007-08-30    3608.com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中)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中)

我两次到丽江,再近这次在城内没拍什么相片,就把上一次拍的传统相片进行翻拍,效果较差,请大家见谅解 。丽江古城是我所到古城中(平遥、夙凰等),我认为最有看的、最有玩的,不论是风景、人文古迹、历史内涵都极丰富,我来了两次也不能游完,一般的作家、画家、摄影家都要在这里住上三个月、半年一年的,慢慢观察、走访、品味,才能找到灵感,从而得出上乘的作品。下面我就丽江的水、井、桥先给大家作简单的介绍,不周之处敬请愿谅。

丽 江 的 水

丽江的水源于玉龙雪山融化之水和黑龙潭的泉水,因没有污染,水清澈透明,玉河水流至玉龙桥,就是前所面所拍相片,有两架水车处,一分为三,依位置和流向分为东、中、西三条水系注入古城,至古城再分支流贯通全城,穿垣入户,清凉弗及,这里的人家即于水上架以木板或建作石头小拱桥,往来其间。形成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独特风貌。故称“高原姑苏”或“东方威尼斯”。

观赏水景,可从多角度观赏。一是自然之水,中河之水流至大石桥,水缓河宽,水色清纯,明净鲜活,充满生机,站在桥上,可看玉龙雪山倒影。光义街一带的西河,因河的落差较大,流水相激,一路哗哗声不绝于耳,象置身于山泉之感;二是生活之水,古城人的担水、做饭、洗菜、洗衣也是一道风景线。古城人爱水护水,清晨是取饮用水之时,10点以后方能洗菜、洗衣,用水之俗,人人恪守;三是习俗之水。新华街、四方街、大石桥一带,河宽岸多,许多民间习俗常在此举办,我们就看到了放河灯,送纸船的习俗;四是清洁之水。西河的卖鸡碗豆桥和卖鸭蛋桥下,有水闸,闸下西河水,溢出河床的水可冲洗四方街;五是闲适之水。新华街、密士巷和大石桥一带,是古城人休闲的好去处,品茶、饮酒、赋诗、作画、读书的人总是伴着河水流淌进入你的眼帘。

(图一)

(图二)

古 城 的 桥

丽江古城有三条河水,中河(玉河)是远古的自然河,木氏土司用人工挖掘的西河和丽郡改土归流后开挖的东河都是从中河分出,于是,这城市便多了另一道维妙的景观:桥。

栗木板桥是古城内较早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桥,其次是石拱桥和条石石板桥。中河和西河上,至今仍留存多座古栗木板桥。栗木是耐腐木料,它的耐腐度与石料相差无几。西河的栗木桥,有的是一块栗木,最多不过四块。一头搭在自家大门的石阶上,一头横跨河水,与街路相接,随意,自然。人行桥上,水映倩景,微微颤动,心随水动,桥与水吟。石拱桥,是明代的木氏土司聘请内地的工匠,精心设计,斥巨资营造的古桥。在三条古河上的桥有76座之多,有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如果把各民宅附属的小桥、便桥也计算在内,据说达350座!当地人说,桥是丽江古城的了望台,站在高大的石拱古桥上,极目水流处,傍河街道、临渠小巷尽收眼底;桥又是古城的连心桥,南来北往的纳西妇女,在桥上相遇,找个桥耳朵坐下来,尽述彼此的心事。于是忧愁抛到河里,桥上荡起了欢笑声……。是桥给这座古城凭添了“浪漫的空间”。

桥也是丽江古城的一个集市地。古城四方街头枕西河水,四方街头的北侧,跨西河建有一座石拱桥,它的南侧,跨西河也建有一座石拱桥,这两座桥都是明代木氏土司建造的。当地土语称北桥“茨处钦笮”意思是卖鸡豌豆桥。鸡豌豆是丽江特产,用它磨制的粉做成的凉粉是丽江纳西族人喜爱的风味食品,这座卖豌豆桥桥身又长又宽,一头接新华街,一头接四方街,衔接处自然平缓,很难分清路与桥的界线。南桥当地土语称之为“阿古起笮”意思是卖鸭蛋桥。纳西人待客离不开腌鸭蛋,当地人还有腌鸭蛋治痢疾的说法。南桥互市,集中了卖鸭蛋的,便有了卖鸭蛋桥的桥名。古城除了卖鸭蛋桥和卖鸡豌豆桥两座互市的石拱桥外,还有中河上的卖麻布桥等。

雄踞在中河中段的大石桥,桥下映有玉龙雪山倒影,也称映雪桥。中河流到百岁坊巷口,又有一座石拱桥,称曰人寿桥,此桥址明代原搭以栗木板桥,清时年氏家族父子两代人,父寿岁108岁,子寿岁104岁,父子两代寿岁过了百岁,便建造百岁坊以志铭,还把栗木板桥改为石拱桥,称曰人寿桥。

万子桥是今天较为寂寞的一座古桥。说它寂寞,是因为它处于街尾,多数游客过四方街,沿街至关门口,便往南游木府。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宽4米,长8米。万子桥很特别的地方是石料千孔百子,桥名得于此。也有说法是,杨姓夫妇久不得子,便积德修桥,过桥万千,便如其子。不管传说如何,万子桥是便民桥,也是心愿桥。

另外,还有马鞍桥亦名玉带桥,位于木府前的护城河上,为单孔石拱桥,据传木氏土司摹仿当时京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桥宽9米,长3米,打破了一般桥梁纵向大于横向的尺度比例。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古 城 的 井

古城的井,独具特色,是观赏古城民俗的好去处。古城之井,形如井状,实为地下涌出的泉水,井浅水旺,涌流不竭。传统的井,一般是三眼井,依水势的流向,用石条或砖砌一个护拦,把水围成三个或方或园的串连在一起的潭,第一眼为水之源,无杂质污染,为饮用水;第二眼接泉水流下之水,水质干净,为洗菜专用;第三眼承前井之水,专用于洗衣物。古风民俗,相约而成,人人遵守。

古城的井泉,分布也很有特点,多集中在中河水旁、狮子山和金虹山脚。沿中河水一带,分别有密士巷的溢璨泉,七一街的上八河井和石榴井,狮子山东南麓有光碧巷的三眼井和白马龙潭的三眼井,还有金虹山南麓文明巷的甘泽泉。我们只是参观了石榴井、溢璨泉和三眼井。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7-14/101922124.html3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