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创建和谐社会精神,也坚持本人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的职业习惯,本人在抵达松潘后便向松潘同事询问此地美食情况,同事得起我意,凝神搜思片刻,突然回头大声向我喊出两个字:牛杂,顿时震的我落入椅下,立马可见,牛杂对与松潘人意味着什么了. 其实松潘本地有很多小吃,但都以面食和牛羊为主,主要因为本地人中回族占了绝大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在逛松潘城时到处都可以看到带白色小帽的回族兄弟,而再向前走几公里的川主寺却全是插着经幡的藏寨了,松潘的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和老爸98年在宁夏的那半个月,感觉又回到了塞上江南. 听同事说,松潘古时称为松州,是川西茶马市古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人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史部尚书统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进入松潘县城,方圆十里的城门城墙高大古老,保存完好。当地多回民据说是因为当时修松潘城的能工巧匠中大部分是西安渭河地区的回民,在修好松州城后,他们发现这的气候和生活条件都强于自己的出生地,于是一部分人决定携一家老小定居下来,而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恋家还是回去了,但回去没多久,一对比发现,亲手修建的松州确实比家好,又带着家眷返了回来,就这样,家乡的其他亲戚朋友通过在外打工的人得知外面有个比家更好地方,于是也跟了过来考察,发现确实好,立马回家收拾东西搬来.就这样搬搬迁迁,来来回回了几百年,形成了松潘的回民聚集区.反倒是藏族在此的人数不占优势. 在松潘吃鲜牛杂最好是在早上,正宗的回民牛杂店,鲜牛杂是不卖过中午的,当然随着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大部分的馆子全天都提供牛杂,但由松潘同事的带路下,我决定还是找一家正宗的吃吃.所以,一大早,和同事进了城,跟着同事进了一家小店,叫了两碗牛杂,不一会,老板端上来了两碗直冒热气的牛杂汤,并笑着问到,"就馍还是就饼,也有包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同事答道:"就馍好吃",于是老板走到厨台,从簸箕里抱出个大馒头,个头特别象哈尔滨的"大列巴".我一想这哪吃的完啊,立刻告诉身边同事,同事解释到,:"这种馒头俗称"牛屎馍馍",是用干牛粪烘烤出来的,外酥里软,特别的香,是就牛杂汤的绝佳搭配,而这又完全不同于羊肉泡馍的吃法.一个是泡着吃,一个是干吃就汤,别看这么大一个,你猜买多少钱?"同事笑着问我,我看了看,心想一个怎么也得一二十块吧,好象哈尔宾的大列巴就这个价,朋友笑着答到:"才4块钱一个";我正惊讶呢,同事冲老板喊到:"切一块钱的馍".老板应声抽刀切馍.真想不到,一块钱的馍太实惠了,在成都连个渣都吃不到.激动的我眼泪哗哗的.这的牛杂也不贵,松潘的牛杂分大碗和小碗,满满的一大碗价格大概才5,6块,小的4块,牛杂都是来自清晨由阿訇宰杀的牛,味美汤鲜,无异味,回族是少数民族中出了名的爱干净的,吃着此民族的东西也放心,真是货真价实,物廉价美啊.一碗搞定,感觉好象忘了什么,于是掏出数码相机对着又叫的一碗鲜牛杂一阵咔嚓.搞的同事和老板在旁不好意思的直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