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洛带之行 |
[游记]我的洛带之行 |
2008-06-27 sina.com.cn |
当一座古色亭子吸引住我眼球的时候,车停了,我怀疑地看着那亭子,楼大哥站起来喊,落带到了。回过头才发现洛带就在我的身后。清晨的雾已散去,古镇的招牌动作就是那五、六米高的花花绿绿,焕然一新的大门,古老的造型,庸俗的题字,不好,我说,没文化,和刘禅落带挂不上一点关系样,雕龙刻花,勾心斗角,完全落入了中国园艺文化的俗套,与客家一词颇多失去联系。但梁间来往的燕子确实让我惊喜了一番,,要知道我们去的时间是十月份哦,这迟迟不肯离去的燕子是否预示着我对洛带有所误解呢?我们在大门前合影,我想我又给塞到了照片上的小角落里了。 一条沿山而下的石板路,两根夹道而下的水渠,但那其中流的水是自来水,为了适应古镇印象修建的,木制房屋立在道边,廊回檐起,造型古朴,班驳带虫眼的木门内还有一道卷帘门,这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还是不伦不类? 但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古镇人绞尽脑汁在讨游人欢心。自然吗,游人高兴了,钱就进了古镇人的腰包。光看层出不穷的小吃就已经让馋嘴们喜不自禁了。现在我是记不住那些名字的了。一只鸡翅加两个字,洛带鸡翅;一个面包加两个字,客家面包;一个馒头长得圆了点,就变成了天鹅蛋;一个普通的小吃,凉粉,竟也有了伤心与开心之分,足见其中的心思。当看到干支纪年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觉得有历史感有沧桑感,可怪的是这里有一家“幺妹饭店”,题了个干支纪年,可笑也可爱。 同伴们高兴吃着的时候,我坐在字库旁边。传说客家人对文字是很尊重的,凡是有文字的纸张不能胡乱处理,必须拿到字库焚烧,我想这是对文化的尊重吧,但今时的人们似乎的确是变了,文学文字变成了不屑一顾的东西,看遍整个古镇关于文学文字的东西早已不能发现,出现率最高的就是莫名其妙与客家挂上联系的小饰品,我庆幸的是那小乌龟没有被冠以洛带或是客家的名字。真想买点有文化气息的东西以作留念,可是我未能发现,不可以说不失望。 其实,古镇也很可爱的,不管房子里的东西多么现代,外表却仍旧古朴,不管古镇人有多想赚钱,也保留了古镇人古老的淳朴与谦逊。我们去买酸枣,买无花果,就那么多人白吃白尝又不买,可人家就没发过一点脾气。我们去买饰品,讲钱还价了半天,刚说成交又反悔,也未见别人抱怨。沿着石板道没隔不远就有一个水缸,几朵浮萍般的水草漂在上面,我总喜欢去把它们提起来又放下去,看着它们,不自觉就乐起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2c4e1010009pd.html2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