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都江堰-心情游记-行摄太行俱乐部-太行山旅游摄影网.

[游记]都江堰-心情游记-行摄太行俱乐部-太行山旅游摄影网.

2007-12-17    taihangshan.net

都江堰

都江堰  
公元前256年,正是各国频繁征战的时期。《资治通鉴》中记录这一年的大事有:秦将军摎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4万;伐赵,取20馀县,斩首虏9万。可以想见当时战事之惨烈。在一片杀戮声中,强大的秦国离统一中原的目标越来越近。通常,列国之间的交战以及朝代的更迭,多被史学家们详实地记录下来,成为历史。而哪些真正造福人民的事情,如公元前256年前后,由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史料中则被一笔带过。以至于到了今天,浩淼流淌了2200多年的都江堰虽然仍在为百姓输送清流,而其知名度却远远不如稍晚由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秦长城。
然而在水利史上,都江堰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无坝引水,自动调洪、排沙、灌溉的特点,不仅令当时旱涝无常的蜀地变成了“天府之国”,而且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盛誉不衰,被水利建设奉为典范之作。2000年11月,都江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遗委员会的评价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保存最完整、至今发挥作用最好、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生态工程。”
2200多年,掐指往前算,时间都显得有些老态龙钟,而都江堰奔腾跳跃了那么多年,却依然生龙活虎,其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是比过了时间。
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在史籍中的记载并不多。以今天的眼光看,他首先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其次是名副其实的水利学家,同时还是实实在在的环保主义者。作为郡守,他必须在任期内解决困扰当地百姓生活的最大问题——旱涝,于是开始治水。他借鉴前人经验,根据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特点,和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利用高低落差,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涨冷缩的原理,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在建设之初,李冰定下了一个前提,就是不破坏自然资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和谐统一。这个初衷造就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生态水利工程。与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相比,都江堰也是迄今仅存的仍在发挥作用的最古老水利,那两条渠都早已荒废。
都江堰分渠首工程和灌区两部分,渠首工程在都江堰市城西约1000米处,为成都平原顶端,海拔726米,是全灌区的制高点,它接纳了岷江上游丰富而稳定的水资源。渠首位置选址正确,是都江堰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工程与地形条件配合巧妙,因时制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布局合理科学。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相互依赖,功能互补,浑然一体,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
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都为原始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但古堰的布局没有改变。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同时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和数百家工矿企业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是水利工程,看过了两千年的人来人往,因而也多了些人文色彩。其实从李冰的建堰初衷论,都江堰确实更像是一个人文工程,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尽管这是现代的词汇。
岁月的长河纵然荡涤了千帆,到头来也不过是只换得轻描淡写的4个字:“来了,去了。”李冰来了,给我们留下了都江堰;李冰去了,没带走一丝云彩。关于都江堰要修水坝的争论,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过去。是也?非也?可能得由历史来作答。但有一点肯定是没有错的,就是“以人为本”,以老百姓为本。

转自:http://www.taihangshan.net/viewthread.php?tid=3763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