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都江堰青城山

[游记]都江堰青城山

2008-05-22    sina.com.cn

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从峨眉山赶回成都已经晚上8点多了,热情好客的成都朋友还等在酒店里安排我们用餐。尽管经历了一天风雨秋寒的洗礼,但大家心情很好,吃着热气腾腾的地道川菜,品着甘醇的川中美酒,很快驱散了满身的寒意和疲惫,席间新的导游又打来电话,通知明天接我们去都江堰·青城山的时间和路线。说实话,与内地的一些省份相比,四川不愧为旅游大省,其旅游接待的管理水平非常规范,给人一种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感觉。

都江堰·青城山是一天的行程,早上,天气已经转晴,气温明显回升,身上也不用再穿那么多的衣服。来到都江堰,汽车径直开到了山上,我们从东门进入景区后,先被导游引领去观看茶艺表演,免费喝些茶水,了解一些关于茶马古道的传说,好多人购买了价格适中的玫瑰花茶。然后去参观四川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的“二王庙”。“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被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导游告诉大家,其实李冰没有儿子,这个儿子是他的义子,传说是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下界帮助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义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两千多年过去了,它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被人们尊奉为“川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离开“二王庙”,我们一行人摇摇晃晃地从安澜索桥上渡过了内江,很快就到了都江堰的渠首工程,这里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站在鱼嘴分水堤上,眼见浩浩荡荡的岷江水在这里被一分为二,一边入内江灌溉农田,一边则由外江汇流入长江,令人禁不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古人的聪明智慧。从鱼嘴分水堤出来,乘观光电瓶车下行3分钟左右,就到了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的离堆。正是在这里,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率众凿开了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咽喉,整个四川平原一千多万亩土地均由此引水灌溉,这才使的蜀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可见,都江堰实际是“天府之国”的富庶之源。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宝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进水的作用。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灾”的功效,堪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

从都江堰南门出来,左转过内江南桥,是一条有名的巴蜀风味小吃街,沿江茶馆、店铺林立,老远就能听见茶老板用浓郁的四川方言高声吆喝着招揽顾客,可惜节气有点凉了,若在夏天,在江边的竹椅上坐定,品一碗浓香四溢的盖碗茶,看看报纸、摆摆龙门阵,该有多么惬意自在啊!等所有旅客到齐后,我们又被导游带去一个菜刀厂家的销售点,看菜刀表演,并忍不住又购买了些顺手的厨房刀具,然后发车直奔青城山。

在去青城山的路上,你经常会看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醒目标语。这个“问道”可不是“问路”的意思,它是在提醒人们,青城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道教名山!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因为老子一气化三清,所以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美誉。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园。在山下的饭店吃过午餐后,我们立即跟随导游从前山路线上山。

前山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气度非凡,现尚存二殿三院。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一千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这里苍岩壁立,云雾缭绕,绿树交映,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

路过一条摆满山货、特产的小街,大约1里多地,远远就望见清澈的溪流从碧绿的山林里流淌下来。一行人拾阶而上,不时看到山间栈道上冒出一些木架草顶的亭子或牌坊,上面的文字处处透露着道教文化的浓厚气息。我们一路听导游讲着张天师创教、传道的经历,很快来到半山腰的一潭溪水前,坐船过溪,然后直接上索道至半山亭,从半山亭上行至上清宫,跟随导游看完整个道观后,导游们便原路坐索道返回了,游客们则手持旅游图开始自由活动,步行观景下山。

一路流连于幽静的美景和丰富的道教文化,只感觉山好大、路好远、道观好多,逐渐走的浑身发热,大汗淋漓,脑袋上冒着缕缕青烟,活脱脱就像刚出锅的大馒头,衣服一件件地脱下,装进包里,背在身后,浑身活动开后,感觉特别舒展。三清殿、天师洞、古常道观、黄帝祠、三皇殿……个个都是古圣先贤的道场,只管一路祭拜下来,五体投地,毫无挂碍,真个把自我全给放下融入自然了。

仅仅一个前山就忙活了大半天,若要真正全面领略青城山的真面目,看来也只好等待来年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6ce5701007xh6.html2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