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域置齐基县(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与都安、晏官同隶汶山郡。 南梁于齐基县置齐基郡,郡县同治。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改晏官县为汶山县,仍属汶山郡,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徐渡乡古城村),属键为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年),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 年),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 唐高祖武德六年 (623 年),改盘龙县为导江县,属蒙州,清城县属蜀州。 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 年), 改清城县为青城县。 前蜀武成元年(908年),改镇静军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二月,世居味江的青城县茶农王小波、李顺率众起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盛时达数十万人。曾经攻占了以成都为中心,东到巫峡,北到剑门,南至戎州、泸州的广大地区。 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注堰。后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明太祖洪武九(1376年)年,降灌州,为灌县,十年(1377年)撤祟宁县入于灌县,十三年(1380 年) 析出复置崇宁县。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德国地貌学家、地质学家冯.李希霍芬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冯.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冯.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1913年,成都到灌县公路动工,1925年全线建成,1926年1月1日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