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瓦屋山踏雪过春节(上) |
[游记]瓦屋山踏雪过春节(上) |
2008-05-22 sina.com.cn |
瓦屋山踏雪过春节(上) 2005年2月8日 年三十 瓦屋山下 今天赶了一天的路,重庆—成都—洪雅—瓦屋山,行程600余公里,从7:30到15:30,几乎全在车上度过。 昨晚十二点我和X总算在家碰到了头,终于决定下来今天还是按原计划去瓦屋山而不是在家团年,反正双方家长那里该挨的骂也挨了,该赔的罪也赔了。年三十,中国传统的大节,众人都千山万水地往家里赶,我们却要出门旅游,莫非目无尊长刻意要做叛逆?非也,实在是因为我们是两个无药可救的旅行狂,对远方始终充满不可扼制的渴望,一放假就脚痒难禁,而年三十出游才能避开黄金周的游客高峰。他们在家团年,我们四处游逛,各得其所,各自开心,岂不双赢?反正浓浓的亲情揣在心里是不会改变的。 决定下来才开始作准备。资料准备是来不及了,反正知道瓦屋山的地理位置在成都西面的洪雅县,特点是山如瓦屋,与峨眉山齐名,是道教胜地,风景优美,可春赏杜鹃冬观冰瀑云云,至于行程住宿特产及天气诸状况,则不胜了了,只好车到山前再找路了。草草收拾了行囊已是凌晨一点多了,连日忙着应酬已很疲惫,昏头昏脑地我们倒头就睡着了。 天还没亮我们就到了陈家坪,买到了7:30发往成都的车票,车子是半旧的凯斯鲍尔,票价127每人,春运票价统统上浮20,年三十也不能幸免。好在车站果然不拥挤了,那两条长长的用来作乘客临时通道的绳子空悠悠地在寒风里晃荡,显得有些多余。但车还是很快坐满了,许多人拎着大包小包,看得出是回家过年。 11:09到成都,在五桂桥车站乘大巴去新南门车站,穿越成都二环。到处关门闭户,街上行人稀少。 12:13在新南门车站登上发往洪雅县的中巴,票价每人33元。一小时发一班,车上放着好久没看见的港台暴力片,X说,过年过节的也不放点喜庆的片子。 13:40,车到洪雅。高速路一直通到眉山,眉山到洪雅的路况也相当好。沿途见公路两边丘陵平原相接,沃野千里,油菜花已开始绽放,透露了春天的消息。眉山是我的偶像苏轼的故乡,却一直无缘到三苏祠一拜,下次吧,会有机会的。到瓦屋山的车站在另一条街,我们满怀信心地走去一问才知道车已停发,上午倒是有过几班,因为乘客少,就停了。问包车去要多少钱,答曰:“几百。”拦住一辆出租车问,说是180元绝不讲价。再拦一辆,讲成150元。也许有那个几百作铺垫,150元走八十公里我们就觉得可以接受了,行,出发吧。 出租车开得象风一样,司机姓杨,洪雅人,一边开出租一边开养鸡场,一路上都在打电话讲鸡生意,看来业务不错。洪雅话很有意思,说人不说一“个”人而说一“块”人,把“黑”读作“Hi”,他给我们介绍洪雅的藤椒鸡、钵钵鸡很好吃,“Hi骨Hi爪,只有那么安逸了。”天气是灰蒙蒙的,两边风景看不清,但道旁落了叶的水杉枝干挺拔整齐如两排哨兵,煞是好看,而划过窗外的老瓦屋房子、蜿蜒溪水,也颇有秀气之处。车开到瓦屋山下的炳灵镇用了一个多小时,杨司机要求再加二十元送我们到山门,我们又坐了十几分钟的车,在山门前交款走人,没心情按习惯对他说谢谢再见了。后来了解到从洪雅到瓦屋山中巴车每人只18元。服务业营运不正常,年三十出门之弊也,我们很快又再领教了一次。不过下午3点多,上山的车已停开了,几个工人模样的小伙子在门亭里烤火吃瓜子,一问一个不,每一抬眼,就丢一个笑:“有车吗?”“没有了。”“有索道吗?”“关了。”“可以步行上山吗?”“不行。”“为什么?”“就是不行。”旁边另一个插话:“雪封山了。” 我们从山门往外走,去寻住处。这才发现,环绕四周的空气已不知不觉变得那么好闻了,那是我熟悉的深山老林的气息,在冬天虽冷冽却依然清新,仿佛带着深绿色。想起羽泉的歌“深呼吸,闭上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气。。。”所有不快一扫而光。这是一条山谷,两边青峰对峙,中间有溪水分山而过,但见烟云里山色有无,清流淙淙绕山越石,溪边有三五幢建筑,供游客餐饮住宿,右侧高高的石级上更有价格高高的瓦屋山大酒店,傲然独立。一路问下来没见任何游人,非常冷清,服务员也寥若晨星且懒洋洋不在状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4aa09010005kt.html2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