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 |
[游记]四姑娘山游记 |
2008-02-12 flyduck.cn |
四千米高山上爆胎了(四姑娘山游记二) 文/碧海小鱼 汽车沿着大“S”型的山道小心地选择着路面,艰难地前行,由于高海拔,冬夏气温差异太大,三年前我经过的很好的柏油路面已经是千疮百孔,有的地方还裂着大口子,这路也到了不得不整修的地步了。 大约在四千米的高度上,汽车靠路边缓缓停了下来。先生跳下车,“前左车胎爆了。” “怎么办?” “换胎。” 打开后备箱,拿出警示标致、千斤顶,放下备用胎。 山风呼呼地吹着,高度每增加一千米,气温约降低6摄氏度,这儿比成都平原气温低了20度左右,我让孩子们再加点衣服。 见先生要往地上爬,我赶紧在车前铺上报纸和大浴巾,先生爬在车头前艰难地转着千斤顶,车在一点被抬起,因为高度,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减,大约只有成都的60,人在这种低氧的环境里,大脑缺氧思维迟钝,还有就是稍微运动就心跳增快,感觉很累。 曾在汽车修配厂做过临时工的爸爸这时候,每做一点点事情都显得这么笨拙,只见他爬在地上艰难地把手从汽车前方伸到车轮下面一点点地转动着千斤顶,一不小心,手指被碰破了,女儿敢快拿出湿巾纸把创面洗干净,先生不让动,继续用着力。我很心痛,同时有些怀疑,摇千斤顶这么困难吗? “卡擦”先生从地上爬了起来,“完了,千斤顶的螺丝被扭断了。只有拦车求助了。” 事已至此,只有向路人求救了,这事当然落到了我的身上。 先生说:“拦从山上下来的车,多与我们一样,是到四姑娘山去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昏临近,路上的车辆已经很少。 远远看到山顶有辆轿车向我们开来,山道弯弯,等着它的到来,才明白什么叫做:“对面听到声,见面跑死马。”大约二十多分钟,山顶的那辆轿车终于开到了身边,我带着孩子们招手,他们停了下来。说明情况,借用他们的千斤顶。这是一辆很新的“马自达”,与我们一样,一家人自驾游四姑娘山。男女主人四十来岁,女儿十来岁,与我们家妹妹年龄相仿。 男主人热情地打开后备箱,拿出了千斤顶,看到我们家瘫痪的车与一地的铺垫,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差点晕过去:“千斤顶放的位置不对哟。”天呀,我们家能干的爸爸都做了些啥,换车轮子,却没顶到能抬起车轮子的轴上。在热心朋友的指导下,将千斤顶放到了车的侧面,几下子,车子被抬了起来,朋友热情地帮助着拧螺丝,经过一阵激战,终于将备用胎换到了汽车上,将千斤顶还于朋友,连声道谢,互留地址姓名,这一介绍,还真有缘,他们是我一位很好的朋友的亲戚。因为都没有预订房间,我请他们在订房时帮助我们订两间,这样需要的房间多,好讲价。我们可以住在一块,这几天一起玩有个伴。再次道谢,挥手再见,他们一家先上路了。 送走救星朋友,我笑话着先生,他也连说奇怪,怎么会犯这样低级错误,不说以前在汽修厂干过,就是自己家的汽车也是换过胎的呀。我笑说这就是“高山反应”让我们家聪明的爸爸变笨了。 经过这一阵折腾,先生是被累惨了,要知道这里是四千米的高山呀,女儿拿出备用的氧气袋,先生大口地吸了一阵氧气,感觉好多了。现在隆重推出一条建议:到高原自驾游最好带一袋子氧气。第一可救人,第二可救汽车,因为在高原上如果汽车熄火了,很难再启动。这是还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的原故,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点火的地方,给点氧气,就能打着火了。这可是先生从自驾游的网友那里寻得的经验。在这里我把这条好经验再介绍给大家,因为这袋子氧气,还真是帮了我们不少忙,最后它还有用处呢。 我收拾好地上的东西,招呼孩子坐到车里。汽车载着我们全家又上路了,晚霞托着落日,将连绵的群山笼罩在淡淡的慕色中。昕昕拿着她自己的照相机,拍下了几张晚霞落日。 这巴郎山的西坡与东坡自然景观、山势地貌差异很大。东坡是我们刚走过的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山势险峻,森林茂密,植物的立体分布很明显,较低处是高大的阔叶林区,再向上是针阔混交林区,三千多米就以针叶林为主了,林下生长着茂密的箭竹,是大熊猫等动物的主要活动区域。在3800到4200米,为高山草甸区,山峦起伏,绿草如茵,野花斗艳。再往上就是岩石裸露,碎石遍布的高山荒漠区了。而眼前的西坡,森林植被远不如东坡茂密,山势也不如果东坡陡峭,这道使得一眼望去,山道、小溪、灌丛、草坡尽收眼底。朦胧的余辉中,一切仿佛是在梦中世界,我陶醉 …… “咕咕,咕咕……”草丛中断断续续传来鸟儿的鸣叫声,独特,响亮,在山谷中回荡,山风轻轻拂面,小溪“哗哗”地流淌漾 …… “孩子们,听听,多好听的声音,这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合声。”我说。 “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先生慢腾腾地说:“我在想这叫声有可能是强盗的联络暗号。如果这时候有人拦车,我该怎么办?” 我笑,“你是个彻底的悲观者呀。什么美景,什么好事你都会丛另一面看到不幸的一面。就算你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坏事都想周了,千斤顶被你弄断这一条没想到了,你的劲也真大,要不下次千斤顶也多买两个做备用?”先生微笑不语,专心地开着汽车。 我与先生,一个乐观者与一个悲观者,在黄昏的山谷里各自展示着自己的心态。 2006年
|
转自:http://www.flyduck.cn/Dispbbs.asp?boardid=7&ID=3219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