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腾冲和顺古镇 |
[游记]腾冲和顺古镇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行走云南_____腾冲和顺古镇 行走云南_____腾冲和顺古镇 和顺乡位于腾冲城西3公里,古名阳温暾村。和顺的名称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 “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这首小诗是近人李根源所作。可以说是和顺的写照。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全乡侨居国外的人口,为国内人口的100.2%。加上侨眷,为国内人口的67.6%。华侨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 因此和顺又有“有女莫嫁和顺乡,嫁去和顺守空房”以及“和顺男儿走夷方”,这些在腾冲城里从上上个世纪就开始流传的歌谣。和顺的男儿又是疼爱自己家人的,于是走夷方出国闯荡的男人给家里守望的女人们修建了和顺最具特色、最温柔的公益建筑——洗衣亭。在三和河边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有六个。而女人们就在“刷刷刷”的洗衣声中,在群鹅、群鸭的陪伴中等待着,想念着她们的男人。 和顺是一个文化发达,地灵人杰的地方。从内地带来的文化与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古朴典雅的祠堂、牌坊、月台、亭阁、石栏比比皆是。在和顺乡,各族各姓都建有自己的宗祠,这是本家族人员供奉先人、举行祭祀活动、共议家族事务的地方,其建筑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为和顺乡建筑中的又一特色.寸、刘、李、尹、张、贾、杨、钏八大宗祠,构造独特,内涵深厚,气度不凡.现在,宗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族一姓的范畴,成为了展示和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记载了侨乡曾经的繁华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水碓是和顺的名景,风光如诗如画,青山如黛,绿影婆婆。碧波粼粼的元龙潭如一面明镜,倒映出古色古香的元龙阁,使人兴味无穷,流连忘返。 柏年集团建立的一个企业化博物馆___滇湎抗战博物馆 近来有点文化的企业老总也爱做点这类善事,如四川大邑的樊建川在大邑也建起的私人博物馆。 建于1924年,被誉为“文化之津”的和顺图书馆,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达7万余册,其中不乏善本和珍本书籍,清代木刻版本、大型丛书为馆藏之宝。1980年,和顺图书馆纳入了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书馆的门额上至今悬有胡适、李石曾等人题匾。从藏书量与规模上看,小小和顺图书馆不要说与世界上藏书千万、上亿册图书馆相比微不足道,就是与一般藏书数十万、百万的省、地、市图书馆相比也难望其项背。但是,把她放在曾被人谈之色变的蛮荒之地的祖国西南前哨的“极边第一城”的位置上,放在曾是穷乡僻壤的农村环境里,放在侨乡的氛围里,放在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起点上,放在历史风云变幻的进程中考察,不能不至少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农村举世无双的第一座图书馆。 |
转自: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61124977255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