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喜洲古镇 |
[游记]喜洲古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听说喜洲古镇有严家大院、喜洲粑粑、乳扇,那我是一定要去的。正好要去周城看下扎染,途中需经过喜洲,包了辆车,30块钱。大理古城里很多这样的车,一般是老婆在古城里游说游客包他们的车,老公开车把客人带到景点。按白族的习惯,他们管女游客叫“金花”,男游客叫“阿鹏(pong)哥”。游客在古城里行走,一旦被盯上,她们就一条街、一条街的一直跟着,金花、阿鹏哥的一直叫啊叫,坚持不懈。(图片:喜洲的天空) 在路上,司机说,乳扇根本不是喜洲的特产。严家大院是白族建筑的代表,在古镇里有两个,一个是新开发的,一个是更古老些的。听了司机的话,我们就由着他带去了他说的那个更古老一些的宅子。门票要50块钱,由司机出面打了个8折,两个人花了80块钱,心疼啊。进了宅子,就觉得有上当的感觉。谁知道这是不是正宗的严家大院啊……宅子不大,只有两进。白族建筑看不出与汉族建筑的明显区别。宅子里的导游告诉我们,白族建筑讲究“三房一照壁”,房子东西朝向,正房座西向东,东面的影壁在下午的时候可以把西晒的太阳光反射到西屋。西面的墙是不能开窗的,因为会漏财。二层的建筑,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马匹可以登楼梯上楼,因为云南的矮种马,个头很小的。(图片:白族民居) 院子里放了些做扎染的器具,可以给游客简单讲解扎染的工艺制作。(图片:染缸里的天空) 白族新娘的婚房里,有扎染的蓝色布幔,顶上绣着她们最喜欢的金花图案。有新娘结婚时戴的缀满鲜花的帽子(给我们看的帽子,上面只能是些破败的绢花了。新婚时,是由来客向新娘的帽子上插花,花插的越来,说明新娘的人缘越好),还有新娘的梳妆镜、小药箱、针线篮。但是既是摆出来给游客看的,必已失去了原来滋味,总觉得粗劣了些。(图片:白族新娘的婚床) 参观完几间房子,安排我们观看白族民俗表演。以前觉得那些跑到景宁看畲族表演的上海游客多么可笑,现在自己也跑来看这些假模假式的表演。若不是花了那么些钱,真不想看了。不过既坐下来看,也觉得还好看的,至少看到了很多白族的服装,听到了白族的乐器演奏和歌声,品到了白族的三道茶。(图片:不同地区的白族女性服装) 白族人的三道茶,第一道是烤茶,这是他们日常喝的,把茶叶放入陶制的茶具,放上火炉上烤热,冲入开水时会发出响声,味清苦。第二道茶味香甜,放入核桃肉、乳扇末和蜂蜜。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有姜和花椒的味道,意喻人生如这三道茶一样,先苦后甜再回味。我们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也品了由白族姑娘奉上的三道茶。(图片:白族烤茶) 参观完民居,我们在古镇里转了一小会儿。发现离这座宅子不远处,有一座大宅子,门上就挂着“严家大院”的匾。宅子极深,足有五、六进,但里面空无一物,空无一人,只有门口一个无精打彩的保安在守门,我们进去,他只看了一眼,并没有阻止。我猜想这座原是严家大院,后来为了旅游开发需要,把这宅子里的家具物什全都搬到新宅子里去了。宅子后院还有一幢小洋房。这户人家应该是挺有钱的。镇子上似乎没什么好看的,人也不多,买到了喜洲粑粑——我一直以为,粑粑是一种类似于糯米团的东西,没想到它是一个面粉做的饼。我还一直以为,破酥是另外一种东西,没想到,破酥就是粑粑,合称破酥粑粑。两块钱一个,有甜的和咸的两种口味。甜的中间夹了玫瑰糖浆,还比较好吃。咸的就是普通的放了些葱和肉,还不如一般的肉饼好吃。所谓破酥,只不过是这饼的表层做得不是十分平整光滑。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1d927010006x2.html2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