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巢湖市 |
[游记]巢湖市 |
| 2008-05-22 sina.com.cn |
|
滨湖古州——巢湖市 2006-09-17 23:20:14 大中小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滨临长江,怀抱巢湖,是安徽省皖江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之一。巢湖是座新兴城市。1949年6月成立巢湖专员公署, 1952年1月,巢湖专署撤销, 1965年7月,复设巢湖专署,署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1971年3月,专区改称地区。1983年7月,肥东县划属合肥市。198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巢县撤县改市,属地区管辖。1999年8月,撤地设市,原县级巢湖市改为居巢区。全市辖无为、庐江、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1年末总人口为451万人。 巢湖市区位优势明显,周边与南京、合肥、滁州、安庆、六安五市接壤,隔江与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相望,是合肥、芜湖、南京“金三角”的腹地,可依托合、芜、宁三个航空港和芜湖万吨级外贸码头,借船出海,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境内水陆交通便捷,合宁和合巢芜高速公路、合铜高等级公路和淮南铁路、合九铁路穿境而过,长江岸线长182公里,系皖江“黄金水道”。 物产资源 巢湖市物产丰富。盛产稻米、油料、棉花、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名、特、优、稀产品多达四五十种,“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大闸蟹)、无为板鸭、香雪板鸭、运漕烤鸭,以及珍珠、鹿茸、蜂蜜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已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达34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9种,拥有大中型矿床35个,其中磁铁矿、硫铁矿、石灰石、明矾石的储藏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 巢湖市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独具特色。自然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56处,是安徽著名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以水见长,江湖并举,江涛、湖光、温泉是巢湖“水景三绝”。万里长江依境东流,江涛拍岸,气势磅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八百里湖光帆影,如梦如幻,沿湖山峦叠翠,孤岛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位于湖心的姥山岛,似青螺出水,漂浮于湖面之上,岛上三山九峰,环境幽静,风光旖旎,与巢湖北岸古忠庙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被誉为“湖天第一胜境”。温泉是巢湖水的另一重要特色,全市共有温泉9处,半汤、汤池、香泉是其中的代表。半汤温泉久负盛名,是全国四大温泉之一,被誉为“九福之地”;汤池温泉位于庐江县汤池镇,山清水秀,环境静幽怡人,并以其出水量大(1号井日出水3563吨)、来水面广(热田面积3.39平方公里)、水温高(63℃)、微量元素多、疗效好而享誉省内外。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活。钟灵毓秀的巢湖,山水兼备,名山耸立。有因项羽重臣范增而得名的亚父山,有因天下第一奇花——银屏牡丹花而闻名的银屏山,有因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成名的褒禅山,有因诗仙李白《望天门山》而家喻户晓的天门山,还有因曹操望梅止渴而名声大振的梅山等。此外,还有太湖山、天井山、鸡笼山、冶父山四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诸多名山,既是登山休闲、密林探幽的佳境,又是朝山拜佛和修身养性的好去处。独特的地形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蕴育了众多的溶洞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市境内共发现有一定规模的溶洞8处,其中著名的有王乔洞、紫薇洞、仙人洞、华阳洞、泊山洞、无为地下峡谷。六洞各具特色,或摩岩石刻、或奇花挂壁、或钟乳纷呈、或流水潺潺,各显其妙。富有传奇色彩的奇绝景观,更似繁花撒地,如银屏奇花、半枝梅、气象树、笑泉、洗耳池、丝竹湖、月亮湖等。 人文历史 巢湖市曾是人类祖先的繁衍生息之地,有距今30~40万年的和县猿人遗址和距今20多万年的银山智人遗址,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6000年前的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专家惊呼为远古文明的曙光。发掘出土的玉龙,经专家考证是目前出土的早期文明的第一条成形龙,被称之为“华夏第一龙”,轰动国内外。这里曾是楚汉之争地,名人豪士任职、流放地,三国争雄地,太平天国争战地和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文化遗址众多。有因“四面楚歌”而得名的散兵镇楚歌岭;有项羽乌江自刎,后人为其建造的霸王祠;有唐代大文豪刘禹锡的书斋陋室;有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的宝晋斋(米公祠);有伍子胥一夜急白须发后通过的古昭关;有魏吴之战曹操久攻不下的东关;有三国名将周瑜墓、清代爱国将领丁汝昌墓等。历代建造的古建筑有文峰塔、黄金塔、文昌塔、鼓山寺、冶父寺、太湖寺、喜雨亭、宽心亭、牡丹亭、镇淮楼等数不胜数,星罗棋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蕴育了无数风云人物,范增、周瑜、张籍、张孝祥、丁汝昌、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戴安澜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表纪念,现已修缮了多处名人故居,对游人开放。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巢湖民俗文化绚烂多姿,民间传说、戏曲、饮食、宗教等各具特色,其中渔家文化是最具巢湖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d5f99010005na.html3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