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感受歙县

[游记]感受歙县

2008-05-22    blogcn.com

感受歙县

不经意间从歙县回返都两个多月了。歙县是古徽州的州府所在,古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源地。徽商以其独有的商儒相结合的风格成为中国商贾史上的一个奇迹,留下了绚丽的文化,让后人景仰;歙县同样是一个风景相当秀美的地方,随处皆可见如诗如画的美景。秀山秀水古文化,构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如一块未经雕饰的璞玉,却有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值得人去品味。
虽然此行对古徽州风情仅只略觊一二,但却已感叹不已。心里一直惦记着该记录点什么,为一路上带给我的那种平淡而悠远的情绪,为那如世外桃源的秀山秀水,为那穿越时光的繁华古韵,为那浓浓的文化底蕴,可是每次提笔都不知如何落下。古徽州就是一清雅、沧桑、饱学的儒士,实难以用自己稚嫩的文字将他那种遗世独立的风貌呈现于纸端,或者就留点感受给自己吧。
到这个地方,我觉得说是“游玩”不如说是“感受”更为贴切些。因为在这儿,一切看似都那么平凡而恬淡,一个环山绕水的小县城,一个个星星点点散落的小村庄,间或还有些旧址遗俗作为旅游的卖点,如果少了用心细致的感受,或许觉得它是这么的普普通通,很多的心情当然也会在这一刻被忽略。
就这样,我随意地在歙县境内行走着、看着、听着、呼吸着。
一、徽风儒韵
歙县境内,细细体会,无处不流露有徽商的儒家遗韵。
下了高速,穿过公路,拐入了一坑坑洼洼的山间泥路,驶向我们的第一站——雄村。雄村在整个歙县,并不是很著名的景点,比之棠樾牌坊、许村廊桥,知道的人要少得多。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竹山书院,这最能体现徽商儒风的所在。
绕过几个山头,穿过横跨村口的高速公路,就可见一座石头牌坊,上书四个醒目大字“四世一品”,虽已历经了岁月沧桑,却依然流露出骄傲与尊贵,系为从竹山书院中走出的自乾隆至道光年间历代一直在朝廷担任尚书的曹文植一家而立,四世一品,可想而知,当年这里是多么的显赫,从残留的雕梁画栋中仍依稀可看出曾经鎏金的岁月。
车子从村里穿过,转到雄溪江畔,就到竹山书院了。
中国从从孔老夫子开始,千百年来一直有重儒轻商的传统,因而无论徽商在辉煌时如何的富有风光,却依然向往读书入仕,这座书院就是由当年称富宇内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曹堇饴于弥留之际嘱其子为达其宿愿而建。书院为满清培养了不少文人名宦,在徽商的儒学史话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歙县不愧为牌坊之乡,通往书院大门的路边又是一座石头牌坊,据称此处牌坊的特色,就是整个牌坊通体由青石头楔合而成,无其他任何旧时建筑所用的石灰糯米粉之类粘合物。牌坊同样已年头不小了,石料均已泛黄,上书的字也模糊不清,依稀可见传胪二字,想必也是为读书人所立了,徽州人好儒学之风可见一斑。
竹山书院亦是典型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青砖黛瓦、双层屋檐、高高翘起的码头墙,岁月沧桑已在上面留下了印记。跨入高高的门坎,我们走入了这旧时的高等学府,也走进了古徽州深厚的文化遗韵中。
书院的格局依然是旧时布置,可能由于地处偏僻山中,交通不太方便,故能得以幸存,至今仍基本保持了原貌。进入便可见一小小的院落,照壁后是当年家长探访的休息所在,木质的栏凳已泛黄。沿着已略显不平的青砖走廊,穿过一个小小的天井,院子花木和草丛混杂,有文人的地方必然离不开花草,这些新红旧绿也为这古老的学府增添了不少生气。走廊墙壁上是颜正卿的摹刻,“山中天”三个大字,历久弥新。走入后院,是一宽敞明亮的厅堂,许是当年学子读书所在,厅堂正壁悬蓝底金字板联一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是曹文植所撰,意在勉励后学之士。厅堂右侧是木质的二层楼房,作学子起居之用。木质已泛黄,却保存完好。
绕过后院的花花草草院子,书院旁有一座三层楼“文昌阁”,高高挑起的垂脊末端是铜铃清脆的响在风中。文昌星在中国古代是主学之星,建此阁应是寄寓了文昌星高照,才人辈出的美好愿望吧,再一次地展现出徽州人对儒学的推崇。
在这不同的时空里,似乎可以闻到久远的墨香,似乎可以听到朗朗的书声,似乎可以触摸到寒窗的艰辛。浓厚的文化氛围包围着我们,越深入越觉醇厚,让人也被感染着。
二、桃花源记
歙县境内青山碧水,自然景观保存完好,被称为真正的生态旅游之地。我们,从雄村出发,一路经过渔梁、三潭至昌溪。缘江而行,如误入桃花源般,惊喜连连,李白诗云“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一点不夸张。
离开雄村,村头豁然开朗处是大片油菜地,可惜已过了花开季节,无法领略那漫山遍野的灿烂。远处小山丘上田地、果园, 郁郁葱葱。车子巅簸缓行入山间,路边山沟里是层叠的微型梯田,水田里倒映着蓝天白云,水稻还没有成熟,泛着青绿,牛拉着犁在耕作,偶而还有农人的衣角在风中翻飞。这样的美景,已令人惊叹,更值得惊叹的是,这样的美景随处可见。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有江南都江堰之美誉。 出歙县城向南过一石桥,即进入渔梁古镇老街,街道两边是旧旧的民居,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使可下到江边,江对岸青山耸立,不远处激流奔之处就是渔梁古坝了,坝不高,坝上碧水如镜,青山倒影、轻舟拔浪,上游之水随坝另一端缓坡湍流而下,江水流经之处,草木苍翠,渔舟轻歌,鸬鹚峙立,鸭群凫水,虽然未能进入坝上一窥内里之精巧,却领略了这独特的风姿。
来到徽州自然会想起徽州民居,徽派建筑纳徽四雕于一体,在中国古建艺苑中占重要一席。歙县境内明清时代民居,没有宏村、西递、婺源那么集中、那么有名,如星星点点的珍珠在四处随意零落着,朴实而淡雅,悠悠然散发出久远绵长的清辉。静静品味,隐约还能触摸到徽商极盛繁华时的风光。
午后阳光下,坐一轮渡船过江到樟潭村。江水清澈喜人、鱼翔见底,岸边白色的蝴蝶绕着紫色花丛翩飞,黄牛宜然自得地饮水。村口有一棵大樟树,已有些年头,鼻端樟树清香阵阵袭来,樟潭应由此得名吧。樟树茁壮而挺拔,树身估计需有十多人才能合抱,树干参天耸立,树荫如盖,阳光照得绿色的树叶通透曼妙,斑驳的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结成的老茧,虬劲的的枝杆在几根水泥柱子支撑下依然积极的伸展着。村内鸡犬相闻,屋舍俨然,在新造的楼房间徽派民居不经意的显露着。小小的照壁后,一堵灰白的墙顶端是黑色的鱼鳞瓦,大门上的双层屋檐,雕饰着不同图案故事,檐角高高翘起,门框是青石围成,或者画有彩色图画,或者有对联贴于其上,如园林建筑般精致,又透着淡淡着儒雅。
昌溪相对徽派民居就要集中些,古井、古牌坊、古屋、古巷,古树、古坝保存得当完好,依山傍水静静而立,夕阳的余辉下炊烟袅袅,山的和古村的倒影如梦如幻,“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三、枇杷行
歙县境内,绵潭、樟潭、瀹潭盛产枇杷,绵潭更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
我们正好赶上枇杷成熟的季节。还未到三潭,路上就有不少卖枇杷的人,忍不住下车挑了几个个大色黄的,味道的确不错,皮薄肉厚核小,水分充足,芬芳香甜,令人欲罢不能。
快到绵潭村发,江堤上枇杷树多了起来,密密层层,岸边的山坡上更是漫山遍野、的批杷林,连绵不断绿色间是黄橙橙的枇杷,恰似点点繁星点缀于绵云之中。
村子里一派收获的热闹景象,家家户户都堆满了一筐筐、一堆堆的金黄,村民们按个头、品质分别装好,各地来的大卡车都在等着装箱。路边的一棵树上,满树的都结满了黄橙橙的犹如张灯结彩般的辉煌,让人叹为观止。我们也装了几筐,回返时了现实在太在太少了,决定明年此时再来,住上几日仅为枇杷。
不是吗?著名诗人流沙河来此游览时,曾有吟唱:“浔阳琵琶三弹,歙县三潭枇杷,琵琶三弹涌清波,三潭枇杷挂金霞。琵琶,枇杷,留连难返,主人忘归客不发。”

四、深渡夜晚
自己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对当地的夜色最为感兴趣,因为夜可以掩盖很多,夜色更能让人多点想象,可以让感受更为完美。
夜里,我们宿在深渡。
就是那么高高低低、古老或年轻的一些徽州民居群山的环抱里,临江而建,聚集成了这个码头小镇,镇子不大,却是古徽州境内最重要的码头,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年的徽商就是从这里走出大山,告别亲人下江南,开始他们的经商旅程的。
不知道是因为有了这个镇子才有的码头,还是因为要有码头而建的这个镇子,它终因是当年古徽州联接外面世界的必由之路,而化为徽商思忆中远方故乡的那道门坎。

转自:http://joywong.blogcn.com/diary,102500342.shtml3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