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周游记:徽州骑车游(8)潜口民宅 |
[游记]老周游记:徽州骑车游(8)潜口民宅 |
2008-06-10 sina.com.cn |
那天早晨我们从歙县出发,来回翻山游览了雄村后,前往棠樾、唐模。这段路没有山路,比较好骑,中午到达潜口。午餐时,饭店老板向我们介绍:当年潜口有位在京做官的孝子,他母亲想去北京看看皇宫,可山高路远老人家来去不便,为满足老母亲的愿望,他按照故宫的模样建了一座,只是规模小点。可惜在七六年被拆,建成了粮库。我们将信将疑,不过进村时在杂草丛中的确见到过他所提到的金紫祠牌坊。后来查资料得知,确曾有汪氏金紫祠的建筑,其特征是模仿北京故宫的保和殿。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日:“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 “荫秀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为单孔拱桥,它由当地尼姑出资所建,桥的一头是尼姑庵,另一头是鸡犬相闻的村庄,“荫秀桥”三字,一半为阳刻,一半为阴刻,桥中央成了佛界与人间的分界线,故又叫“阴阳桥”。 走过“荫秀桥”,便见相映在翠竹丛中的方氏宗祠石牌坊,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牌坊正面无题字,只雕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笔,脚上踏着一只方形大斗,“鬼”与“斗”合起来为“魁”。牌坊背面刻了月宫桂树图。表明立坊者方氏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魁星,去蟾宫折桂,光宗耀祖。 迂回登山,即有一亭,名曰“善化亭”,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亭顶梁横木上刻有对联:“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意在劝人诚心行善方可积德。此亭还有一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寓意深刻。 “曹门厅”建于明嘉靖年间。此厅檐罩高悬,门庭九开间,献柱八根,整齐划一,庄严肃穆。曹门厅建造者为潜口汪曹(其先人曾任宋代漕运使),后裔支祠,建筑宏伟,为一般祠堂所不及。 “方观田宅”是一座明代徽州普通农民住宅,建于明代中期。该宅为一进三间砖木结构的楼房,小青瓦、马头墙、楼厅、天井、栏板均采用护缝制装饰,楼下青砖铺地。专家认为此宅是徽州普通农民住宅的代表。 方文泰宅 胡永基宅 下面全景图中左边是明代建筑群,右边是清代建筑群 ,从右侧台阶上去为清代建筑群博物馆侧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ae70bc901008fwe.html3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