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各景点游记 二零零六年十月一日上午,千佛山。 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舜耕山。 进入正门,十八罗汉立于路旁,以他们各自的招牌动作迎接所有远到而来的人们.一路西行,便如一千年前那个脱离了小说的和尚,只是我们心中没有信仰,千佛山上并无佛主和真经。我们只是在佛的氛围中寻找一种都市之外的安宁。 在远离了喧嚣尘俗的山野,时时有佛乐从各个角落里传出,漫山遍野。那种清亮悠缓而虔诚的歌声,在各种佛器的衬托下,不知道为什么,竟给我一种温暖的感动和震撼。以至于在半山腰那座卧佛前,我居然闪过一种从未有过的求佛的冲动.可是我从来不信佛,甚至可以肯定地说这一生都不会。那忽然间冒出的信仰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呢? 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想起一首流行的歌: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也许佛只是一种概念,不是释珈摩尼,不是南海观音,而只是任何人心中都存在的寄托. 在弥勒胜苑,我们见到了那座所谓的江北第一大佛。我知道江南第一大佛,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位于遥远的四川。 大佛虽大,但总感觉缺少了一种历史一种岁月沧桑。乐山大佛已历经一千多度春秋,于是便有了历代文人的吟诗作赋,有了历代佛者的禅通顿悟。而千佛山大佛,短短几年历史,用人类的年龄来计算,还只是一个未到学龄的幼儿。金身完好无损,更让人觉得虚伪。也许是因为我只爱看残破废墟古老历史,我无法对千佛山大佛产生任何留恋。所以千佛山大佛,我只想说,任何现代人所创造的奇迹都不及古人的一本遗书,一个破碗,或者一根未及腐烂的毛发。 历史本身就是奇迹,超越一切的奇迹。 没有历史的奇迹正如干尸,只有躯壳,没有精髓。 二零零六年十月一日下午,趵突泉。 济南七十二泉之冠,天下第一泉。 进入趵突泉公园以后,往人最多的地方走,便可来到趵突泉。 三个泉眼,同时向上冒着水,其中一个泉眼最为明显。 水的清澈程度是从小生活在故乡黄岩的我所无法想象的。看惯了化工重镇里类似墨水的河流,趵突泉水在乍看时确实令我震撼。水底沉积着很多硬币,我可以想象某些人在扔下硬币时心中的虔诚,当然也有些人只是一种无聊的挥霍。正因为水清,我才能看见水底的硬币;正因为水清,才有人反复着这种略显无聊的信仰。我看不到一元面值的硬币,大概是全被某些人用磁铁或其它工具捞走了。 钱是最有用的垃圾。 我不知道趵突泉这样子冒了多少年,几千,几万抑或是几亿年。泉四周的景貌在不断地变幻。而只有这三只泉眼,从洪荒中走来,看过了中原文明的起源,看过了江山易主的变迁,看过了人类文明的变异。一直到今天,三只古老的泉眼,被围在公园的中间,平静的看着一群又一群游人,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再也没有喷涌的激情,只是那样冒着,一直冒着,直到泉水枯竭,天荒地老。 人世间千态百媚,唯泉眼洞悉一切。 对人类来说,泉眼的生命太过于漫长。 记得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里,小龙女一哭就会下雨,只因为她为东海而生,是东海的泉眼。 所以泉眼中流出的其实是泪,由于这个理由,济南的所有泉都是一副文质像,谈不上壮观,谈不上惊天动地。也许是泉的共性吧。 泉眼在哭泣,因一些事而伤心,一哭万年。济南七十二泉,是否有过七十二个美丽的传说,来诠释这些肝肠寸断的哭泣者. 二零零六年十月三日下午,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对于大明湖的记忆源于初中时的课文老残游记.当时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在大明湖所在的城市里至少生活上四年.很多时候不经意间的相识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一种缘分.老残,还有大明湖畔,夏雨菏,组成了我过去对于大明湖的记忆. 在大明湖中划船. 正是日落时分,在难得见到太阳的济南我居然看到了久违的夕阳. 湖水不清但很干净,夕阳在水面倒映成一条带子,闪烁着淡淡的金黄色. 因为有夕阳的完美,大明湖闻名遐迩的荷花和柳树显得那样容易被人忽略.至少在我眼中,其它美丽都只是夕阳下灰暗的背景.夕阳,很多人心中最原始的图腾. 踏船悠悠在水面上行进,驶向夕阳最古老的背景. 一船四人,久久无语. 二零零六年十月五日,黄河. 我居然从长江的脚下跑到了黄河的臂膀,我居然先于长江去了黄河. 济南有黄河.暑假在济南旅游的同学说他去了黄河时我吃了一惊,于是一个我将要生活四年的城市被增添了一种文明发祥的期待.在这个十月的第五天,我终于骑车直闯黄河,传说中五千年文明的起源. 黄河公园. 令我无法接受的是眼前的黄河居然无一丝波澜,平静至斯,我更愿相信这是故乡的永宁江. 河面笼罩着巨大的雾,一半是因为天气,一半是因为济南极度污染的空气.河水缓慢地流淌.并不像诗中那样的滚滚浊流,而只是泛着微微的土黄色.从浓雾中来,又消失在浓雾中.整个视线里除了模糊,便是安宁. 我无法想象黄河咆哮的样子,更无法想象黄河掘开人类的城墙,毁灭文明的惨烈.因为眼前的河水,是那样平静安详,如夕阳下一个散步的老者. 沿黄河大堤一直走,便到了跑马场.在黄河边上跑马,马蹄踏过黄河带来的泥沙,敲击着地底下沉睡的古老故事.坐在这种人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上,看中华民族最原始的灵魂,不知会作何感想.可惜我没有骑马,只因为一个南方人对马的陌生和畏惧.江南水乡,我忽然感到北方的粗犷对一个看惯了小桥流水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黄河,让北方人民粗犷的河流,为何今日如此平和? 黄河森林公园. 穿过黄河公园,再过一座浮桥,又到了对岸的黄河森林公园. 在这里我没有看到黄河.只是在过浮桥的时候,我才近距离感受到了黄河的气息.浮桥桥基是一艘艘废弃的轮船.黄河水在穿过相邻两条船的间隙时忽然变急了.我看清了水中混杂的泥沙,那在波纹中跳跃的细小颗粒,只是这一切,依然太温柔. 森林公园里面有一大片近似农场的沙地.有些作了农田,有些作了墓地.我们遇到一个赶着一小群羊的老羊倌,那群羊吃尽了沙地里仅存的一些草.裸露的地表,便是黄河流出的原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