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楼妙玉

[游记]红楼妙玉

2007-07-18    

堕崮山游记

红楼妙玉

今天是星期日,风和日丽,是近来少有的好天气。和朋友约好,今天要到在当地很有些名气的堕崮山一游。

堕崮山位于乳山市白沙滩镇何徐家镇交界处,坡陡路险,向南延伸至和尚洞海滨,主峰海拔395.9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说起堕崮山,早就是我梦牵的地方。

那还是在1981年的初秋,刚刚中师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到同学所在的焉家小学作客且在那里过夜。第二天早晨一走出同学的宿舍,不经意地仰头东望,被一幅从未见过的景色所震撼了。在学校的东面,白雾缭绕,那雾时而舒缓,时而急骤,一切尽在它的笼罩之中,惟独有一个突出的山顶刺破浓雾,漂浮在云雾之上,其形状随着雾的飘动而不断地变换,给人以飘渺神秘的震撼。我是出生在北部一个镇的,那时也只有十八岁,从没有看过海,更没有看到这样壮观神秘的景观,为其深深地吸引住了,眼睛久久地盯住那飘忽不定的雾,那瞬息万变的山巅,生怕这景色瞬间消失不再出现。同学告诉我,那就是堕崮山。堕崮山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底。

堕崮山另一个吸引我的是由于冯德英的小说《山菊花》。在这里他讲述了一个凄婉的英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由胶东区委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游记队在完成了一次袭击任务后躲进了堕崮山中一个山庵,由于坏人的告密而遭到了国民兵的包围和袭击。在此紧要情形下,身负重伤的游击队员刘宝川硬是留下来阻击敌人,好让其他同志转移,他的恋人二妞为了爱,也留了下来。就在敌人包围上来的时候,二妞背起挂有红旗的长枪,紧紧地搀扶着心爱的人,一起走出芦苇丛,走到海边的沙滩(也就是现在的银滩),走进了澎湃的海浪中。

无论这个故事是否虚构,但那撼动人心的场面,那凄婉而又壮美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我的心中。堕崮山此时在我的意识里,以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仙气神秘的所在了,也是一座融铮铮铁骨与凄婉柔情为一体的山峰了。

上午九点许,我们一行来到了山脚下。路上,几个朋友兴奋之极,我们毕竟在家中窝了太长的时间,在这样一个好的天气里回归自然,兴奋自不必说。本来我对于这个春天并不亲睐,因为天气总是那么阴冷,感觉不到春的气息。但今天却有了这样的感觉,感觉到了春的温暖,春的生机和春的美丽。特别是山脚下几株细花盛开的杏树、樱桃树,更成为春的使者,远远地在迎接我们这些来访的客人,使我们的心情更加灿烂。

这堕崮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容姿呢?在这里我想借用冯德英在《山菊花》下集中的描写:“这堕崮山,真的是垛起来的,孤独地矗立在海边上。但它不象荣成县人和集南面的槎山,嵯峨巉险,九峰迭连,常年云罩雾笼,而只一个山峰,浑实壮丽,秀姿明体,一目了然……最顶上一个小庙。南面大海,一望无际,千帆万舟,尽收眼底。

几年前曾来过这里,那时的山是荒芜的,并没有上山的路。现在这里已经开发,也有了上山的石阶。我们拾阶而上,开始了对山的征服。朋友们带来的几个孩子真的象出笼的小鸟,呼唤着,跳跃着很快就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到前面去了。剩下我们几个大人还保存着几分矜持,边交流,边向山上走去。但这种矜持没有坚持很久,我们经不起大山的诱惑,经不起自然的启发,在这里我们没有伪装自己,剩下的就是释放心情。随着前面游人的几声喊山声,我们也开始了喊叫,那种释放,那种心态,在我们真正融入社会中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有的。

我们顺利地到达了位于山中腰的碧霞祠,六十年前这里曾经有过一座祠庙,后来被拆毁了。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能够在废墟中见到的残存下来的石柱、砖瓦,能够感受到凝滞的历史。现在的祠庙是近几年才重建起来的,尽管这些新的建筑不再古朴和宁重,但还能够唤醒人们心中的那种虔诚。这里只是一个一进院落的祠庙,走进山门,对面就是主店了。从山门口请到了一株香,到正殿的佛象前敬上,磕几个头,算上拜上了大山的神灵了。朋友问我许下了什么愿,我还真的没有具体的说法,总是拜了要表现的虔诚一些吧?

在院子里,我们见到了重建祠庙的投资人之一许先生。见到他,我不知怎么一下子想起了余秋雨笔下的《文化苦旅》,并不是指那个人,而是指许先生也是应该走进余老师的故事的。许先生看来有五十多岁了,身体瘦弱的形成了一个很大弧线,衣衫也并不整齐。问起建庙的事情,他只是淡淡地说,他们共投资了500多万元,现在的祠庙是不收门票的,只有位数不多的香火前。他说,他只是为了圆了建庙这个心愿,今年整整是祠庙被毁的六十周年。无论许先生建庙的初衷是什么,毕竟庙又建了起来,这就够了,这也是文化传乘的一种表现吧?

走出祠庙,在许先生的指点下,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攀登。剩下的路程要比刚才走过的路陡险的多。和朋友估计至少能有七十度的坡度,有些路段只有窄窄地放下一只脚,有的路段须手脚并用才能攀得上,即使这样,当问是否继续攀登时,回答是来就是为了爬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由于天近中午,山路陡险,再加上已经疲劳,有些朋友的脚步变慢了,只能是走走停停。多亏了我较轻的体重,并没有多大的疲劳感,因此一个人先登到了山顶,在一座正在修建的小庙前驻足小息,喝一口从祠庙中装来的山泉,环顾一下脚下的风光,深吸一口大山之颠清新的空气,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和心情啊。

海边的雾气是很大的,即便是阳光明媚的晴日,能见度也不是很高。极目远眺,不远处的大海是看不到的,但近处的村庄和农田却历历在目。一种感觉此时真的变得十分清晰:有些东西必须在宏观的情况下才显示出了它的美:比如我们几乎每天看到的麦天田,在平地上我们看到的只是麦田的局部,而站在高处,收进眼帘的则是写在大地上的绿色的诗行。尽管诗人已有过这样的抒怀,但对于我则是真实的体验。

在欣赏中,朋友们陆续到达了顶峰,我们一起休息了一会后,便开始踏上了回归的路。尽管此次登山告一段落,但兴奋的心情却仍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们相约有时间还是要走进自然的。那里才是我们的乐园。

2007年4月8日

UploadFiles/2007-4/48276972.doc

原始链接:http://www.weihaiedu.cn/oblog/u/rs002/archives/2007/1356.html
转自:3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