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北九水游记寄情九水十八潭

[游记]崂山北九水游记寄情九水十八潭

2008-06-10    sdlyxxw.com

寄情九水十八潭 牛锡汶
“不到北九水,难识崂山美”。北九水,美就美在水上。
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活,水是山的灵魂。这在北九水展现得尤为充分。以前去北九水,多是在春夏之季。此时从外九水到潮音瀑的十几里山路,曲曲山回转,峰峰抱水流。山泉淙淙,云气霏霏,松荫蔽日,翠竹曳风,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大画卷,使人陶然欲醉,留恋
忘返。而冬天我一般是不去北九水的。由于是枯水期,河床裸露,素面朝天,溪水静静地潜游在白色的鹅卵石下羞于见人,九水河已失去往日的风彩,给人以苍凉之感。最近从报纸上看到,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为加快崂山风景区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的深度发展,对“九水十八潭”进行了建设改造。邀请范曾先生为“九水十八潭”进行了文化内涵设计,并题写了《崂泉铭》。欲先睹为快,与朋友结伴前往。
乘公交车进山十分方便。时令大雪,旅游季节已过,车上除几个赶集
回村的山民外,游山的只我们两人。
凡到过北九水的人,一般都不会忘记车站南坡下那一潭澄清如镜的碧水和花岗岩砌成的漫水桥。记得上次来时,漫水桥上的水呈一排长长的水帘,哗哗地跌落到桥下的另一个深潭。水在潭里打着旋涡,慢慢地越过一片砾石沙滩,沿河谷绵长舒缓地向下游流去。当时,我情不自禁地捧水就喝,一股甘冽清凉顿时沁人心脾,迎面略带松香的清风,吹散了旅途的劳顿。至今,那种淡淡的松香味,犹存鼻息之间。
想着想者,车已到终点站太和观了。漫水桥旁,一座弓形大桥正在施工。身边一位卖山菇的大嫂说,夏天山洪暴发时,漫水桥是不敢过人的,很危险。她家在河南的观崂村,每天要到河北卖山货,修起桥来,
再也不用为过河发愁了。
我们踏上了去潮音瀑的山路。转过一个S型大弯,再爬过前面那座小山,就该到双石屋了。双石屋是我心中的世外桃园。过去每次来,我都特意在此多待些时间。傍水北坡的密林修竹间,有一片石屋,住着几户山民。村中的石条小路是通往潮音瀑的必经之路。潮音瀑下来的泉水,流经双石屋村南的河谷,潜入巨石之下,叮当如琴,铿哐如鼓,颇有韵味。若适逢早春初雨,柳染鹅黄,花吐蓓蕾,万绿丛中几
树杏花,令人如醉如痴,真以为自己步入了仙境……
我急切地寻找着双石屋,却隐隐看到一片楼房的红瓦顶,快步赶上前,原来是新建的宾馆、别墅。远远望去,这些造型各异,色彩优雅的建筑为双石屋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环视四周,将军崮依然威风凛凛地屹立于河对岸,刻有郁达夫诗句的巨石依然突兀路边。那是一九三四年诗人由柳树台游靛缸湾时写的:“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有趣的是,一次游靛缸湾时,我因诗中的“似”字与一位南方的朋友发生过小小的争论,我认为将“似”字改为“赛”字更为贴切。往事如烟,一晃十几年过
去了。
一阵叮当的凿石声打断了我的回忆,走近看,民工们正在河底的一块巨石上镌刻《崂泉铭》。在这深山幽谷中,凿石声搭配出一种较之寂然无声更静的“静”。瞬间,这“静”又在我心中幻生出“境”——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这是我一生中偶得的感受……
一路上,由范曾先生题写的俱化潭、中虚潭、无己潭、得鱼潭,以及在水区标志旁增添的“坐忘”、“安期”等刻字,增添了北九水风景画卷的道教文化色彩,多了一种风情,多了一种韵味。更令人惊喜的是,每潭都是一池碧水,或深或浅,清澈见底。虽不见夏季那激浪飞越之势,而一溪清流萦回蜿蜒,串起一泓泓绿莹莹的潭水,更别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看到俱化潭串串珍珠般的水泡时,不禁高兴得叫了起来。我们为沿路的潭水而兴奋,为潭水的美而感动。正在施工的石匠说,这些水潭经过防渗处理,一年四季都有水,丰水期,因多潭缓冲,再也不会出现一泻到底的山洪险情了。
我们沿一条狭长的谷道继续前行。仰望壁立千仞,悬崖欲坠;俯首泉潭沉寂,绿如翡翠。不到北九水,不识崂山之幽奥。此话千真万确。面对天地之造化,浑身渐生一种空灵之感,极度虔诚的叹服油然而生。我们的步子轻轻的,生怕踩碎了这一片素静。
过大小龙门,鱼鳞峡后,不久,即隐隐听到海潮般的轰鸣声,潮音瀑到了!只见一条白色瀑布从对面山崖上喷泻而下,如万斛明珠跌入石潭中,这一巨大水潭就是有名的靛缸湾。我们站在刚刚建起的观景桥上,忘情地欣赏这白瀑布、这蓝潭水,我突然发现这潭水特别蓝。我到过不少山,见过不少水,但如此蓝的水,只有靛缸湾了!我想,古人将这一石潭称为靛缸湾,这“靛”字用得是何等的精当!
这次来北九水,我更想去看一看“狮身人面石”。沿潮音瀑一条新开的山路拾级而上,向滑溜口方向爬去。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已站在了蔚竹庵东北面的一个高高的山岗上了。远眺千叠云山,万重烟树,一派大千气象,奇峰异石目不暇接:羽客黄冠,上人比丘,孤影学士,村野双姑,最为夺目的就是这座高约四十米的“狮身人面像”了。如此逼真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我想,这大概是造物主在向人类喻示什么,刻意雕镂出来的吧。
万物静观皆自得。看她那圣洁、庄严凝视旷古宇宙的冷漠神态,似乎在向世间展示一个历尽沧桑的民族的心灵历程,又象在喻示万物有灵、阴阳交感、天人合一的深奥哲理……

转自:http://www.sdlyxxw.com/Article/lyrj/qd/200711/59.html5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