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太清宫仙游 |
[游记]崂山太清宫仙游 |
2008-06-27 sina.com.cn |
从崂山下来,就游览崂山的太清宫,崂山的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丛林。建于西汉建元元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太清宫的正门,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不要偷懒。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內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元君阁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华北最受崇拜,因为她的“老家”在山东泰山。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临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右边是送子娘娘,古代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送子娘娘恩赐的,她能保护子孙后代平安成长。左边是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 进入三官殿的正门,在大门两边看到的这两棵古老高大的树是银杏树,是宋太祖为道士刘若拙敕建道场,修建太清宫时栽种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银杏树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性别之分,这两棵银杏树都是雄性。进入三官殿。首先看见的是两棵“耐冬”树,耐冬又叫山茶,花期从每年的12月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长达半年的时间。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尊为“地官”。大禹继承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当然地被尊为“水官”。 接下来到了太清宫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张道凌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在三清殿外侧,看到的这尊红脸膛,三只眼,三目怒视,虬须四张,披甲带盔,手持钢鞭火轮的神像就是镇坛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和纠察神,相当于佛教护法神韦驮的地位。东配殿供奉的是“东华帝君”,在神话传说中它是天上阳神的总管。全真道奉他为北五祖的第一祖,他姓王名殆,道号“东华子”曾经隐居昆仑山烟霞洞潜心修炼,修道成功后,得天真赐号“东华帝君”。西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神话传说她是天上阴神的总管,居住在昆仑山的瑶池,民间称她为王母娘娘,西王母是她的官称。三清殿院内种有芍药、金桂、四季桂等多种花卉,最为名贵的就是东华殿前的这棵绿萼梅,它树体虽不高大,但树龄已有三百多年。开花时,弯曲的枝条点缀着艳丽的花朵,显得格外仪态庄重、古朴典雅。走出三清殿向东拐,看到的这个殿堂叫关岳祠,这里边供奉的是汉代的关羽和宋代忠将岳飞。崂山矿泉水,驰名中外,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我看到的是崂山的四大名泉之一的“神水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ef5c801000a4b.html6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